Adv. Mater.:低溫強磁場磁力顯微鏡助力化合物薄膜中納米尺度非共線自旋結構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研究背景
近年來,磁性斯格明子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這些拓撲保護的非共線磁性自旋結構納米粒子穩定在反轉對稱破壞的磁性化合物中,是手性卓洛辛斯基-莫里亞相互作用(DMI)以及鐵磁交換相互作用的結果。最為廣泛研究的自旋結構首先是在單晶和外延薄膜中非中心對稱B20化合物中觀察到的類布洛赫斯格明子,其次是在超薄鐵磁層和重金屬層形成的薄膜異質結構中的斯格明子。對非共線自旋結構的觀察很多都是利用從晶體中提取的薄片進行的。磁性納米粒子,即反斯格明子和布洛赫斯格明子,已被發現同時存在于由具有二維對稱的反四方赫斯勒化合物形成的單晶片層中。然而,制作四方赫斯勒化合物的薄膜以及在其中的自旋結構測量仍然具有挑戰性。
圖1. 100K溫度MFM成像研究35 nm厚Mn2RhSn薄膜中納米級磁性結構的演化
研究內容
通過各種直接成像技術可以在真實空間中觀察到斯格明子。近期,德國科學家Parkin等人使用低溫強磁場磁力顯微鏡(MFM)成像來研究[001]取向的Mn2RhSn薄膜中的磁性結構。圖1展示了在100K下隨磁場增加而變化的典型MFM結果。為了進一步研究Mn2RhSn薄膜中觀察到的納米物體的穩定性,在矢量磁場存在下對35 nm厚的薄膜進行了MFM測量(圖2)。
圖2 :200K溫度下,35 nm厚Mn2RhSn薄膜中納米粒子在矢量磁場中的穩定性
科學家在很大的溫度范圍內(從2k到280K)和磁場的作用下觀察磁性納米物體,從研究結果可知,形成不同的橢圓和圓形的大小孤立粒子取決于場和溫度(圖3)。此外,借助于由MFM尖 端產生的局部磁場梯度,科學家還演示了這些納米粒子的產生和湮滅(圖4)。
圖3. 35 nm厚Mn2RhSn薄膜中, MFM研究不同溫度下的納米粒子, 圖a-f分別是5K, 50K, 100K, 150K, 200K, 250K溫度下MFM成像數據
圖4. 基于MFM顯微探針技術控制35 nm厚Mn2RhSn薄膜中納米粒子的產生和湮滅
綜上所述,由磁控濺射形成的Mn2RhSn外延薄膜中存在磁性納米粒子。類似于單晶薄片,這些納米粒子在廣泛的尺寸范圍內以及在磁場和溫度下都具有穩定性。然而,納米粒子并沒有形成明確定向的陣列,也沒有任何證據發現螺旋自旋結構,這可能是薄膜中化學順序均勻性較差導致的結果。然而,在外延薄膜中發現了沿垂直晶體方向的橢圓扭曲納米粒子,這與在單晶片中觀察到的橢圓布洛赫斯格明子一致。因此,這些測量結果為Mn2RhSn薄膜中非共線自旋結構的形成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實驗結果表明,在這些薄膜中,可以利用磁性尖 端的局部磁場來刪除單個納米物體,也可以寫出納米粒子的集合。
低溫強磁場原子力/磁力顯微鏡attoAFM/MFM I主要技術特點:
溫度范圍:1.8K ..300 K
磁場范圍:0...9T (取決于磁體, 可選12T,9T-3T矢量磁體等)
工作模式:AFM(接觸式與非接觸式), MFM
樣品定位范圍:5×5×4.8 mm3
掃描范圍: 50×50 μm2@300 K, 30×30 μm2@4 K
商業化探針
可升級PFM, ct-AFM, CFM,cryoRAMAN, atto3DR等功能
圖5. 低溫強磁場原子力磁力顯微鏡以及attoDRY2100低溫恒溫器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Adv. Mater.:低溫強磁場磁力顯微鏡助力化合物薄膜中納米尺度非共線自旋結構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通過各種直接成像技術可以在真實空間中觀察到斯格明子。
-
- Energy Stor. Mater.海水電池取得重要進展!easyXAFS助力表征單原子催化劑
- Energy Stor. Mater.海水電池取得重要進展!easyXAFS助力表征單原子催化劑
-
- Energy Stor. Mater.海水電池取得重要進展!easyXAFS助力表征單原子催化劑
- Energy Stor. Mater.海水電池取得重要進展!easyXAFS助力表征單原子催化劑
-
- 駱智訓課題組在高自旋磁性團簇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開發具有預期穩定性、規則結構和精確組分的功能材料是化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高自旋磁性團簇由于其電子結構與幾何構型、自旋態以及原子間相互作用區別于塊體材料,常展現出奇異的物理化學性質,為自旋電子學材料和微器件的設計開發提供新的思路。
-
- Adv. Func. Mater. : 元素價態、配位結構和自旋態如何分析?easyXAFS臺式X射線吸收譜一步到位!
- 為了更好地理解多組分材料體系中的作用機理,探索高構型熵概念其對電池性能的影響,作者利用美國臺式X射線吸收譜儀系統easyXAFS300+
-
- Lake Shore低溫探針臺助力一篇Nature子刊!錫基鈣鈦礦鐵電半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Lake Shore低溫探針臺助力一篇Nature子刊!錫基鈣鈦礦鐵電半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在高效鈣鈦礦-有機疊層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在光伏領域的潛力不斷被人們發掘,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屢創新高。為進一步提高光電轉化效率,研究者進一步制備了一系列基于寬帶隙鈣鈦礦的疊層太陽能電池,比如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