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ES》!熱電轉換效率測量設備助力客戶銅基熱電材料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導讀:
當今,化石能源短缺和環境污染問題凸顯,能源的多元化和高效多級利用成為解決能源與環境問題的一個重要途徑。作為一種綠色能源技術和環保型制冷技術熱電轉換技術受到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熱電轉換技術是利用材料的塞貝克效應與帕爾貼效應將熱能和電能進行直接轉換的技術,包括熱電發電和熱電制冷。這種技術具有系統體積小、可靠性高、不排放污染物、適用溫度范圍廣等特點。熱電器件可以實現熱能和電能的直接轉換,在廢熱回收和固態制冷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對熱電發電器件的能量轉換效率進行精確測量是評價熱電材料和器件性能的重要基礎。
熱電轉換技術是一項基于半導體材料的新能源技術。基于材料的塞貝克效應和帕爾貼效應,該項技術能夠實現溫差發電和通電制冷的效果,其分別在工業廢熱回收利用和電子制冷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相比于傳統能源轉換技術,熱電轉換技術具有器件尺寸高度可控、可靠性高、無運動部件、無污染和無噪音等優勢。熱電材料性能指標的關鍵在于能源轉換效率,其由材料的無量綱熱電性能優值(zT值)決定。隨著熱電材料領域的研究越來越受重視,不斷涌現出了諸多提升zT值的有效策略:優化載流子濃度以提高電導率;調整電子能帶結構、晶體結構、相結構等優化電傳輸性能;通過引入點缺陷、位錯、晶界、納米級沉淀物等進行多尺度分層架構設計以降低熱導率;探索和開發具有本征低熱導率特性的新材料體系;通過高通量及基于基因計算等預測潛在熱電材料等。
類金剛石化合物是從單質Si及閃鋅礦半導體等金剛石結構物質衍生而來,具有金剛石結構的四面體結構。四元類金剛石材料Cu2CdSnSe4[1]和Cu2ZnSnSe4[2]等的熱電性能逐漸受到重視,其zT值在700K及850K分別達到了0.65及0.95。此后,多種類金剛石結構化合物的性能得到研究,許多體系的zT值超過了1。近期,重慶大學周小元團隊與其合作者通過在Cu3SbSe4中加入CuAIS2(1?6wt%)的方法提高了材料的電輸運性能、降低了晶格熱導率,同時材料的熱穩定性和力學性能也得到了提升,給熱電器件(TEG)的制作與應用帶來了益處,該工作以《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and Compatibility in Cu3SbSe4-CuAlS2 Composites》為題,發表在能源與環境科學領域頂級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EES)上[3]。
實驗結果表明,Cu3SbSe4-CuAIS2復合材料在300 - 723 K的溫度范圍內平均zT值為0.77,峰值可以達到1.8,均為已公開報道的高值。
圖1. 300-723K溫度區間內Cu3SbSe4 and Cu3SbSe4-5 wt% CuAlS2zT值與溫度的關系(a)、本工作與其他公開報道的銅基-類金剛石熱電材料的zT值比較(b)
使用p型Cu3SbSe4-5% CuAlS2制成的單腿器件,其熱電轉換效率達到了3.3%(ΔT=367K)。
圖2. p-type Cu3SbSe4-5% CuAlS2單腿器件的轉換效率(a)及發電量(b)與溫度的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中單腿器件的轉換效率及發電量測量是在Advance Riko公司的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上進行的,Quantum Design中國做為日本Advance Riko, Inc.公司的合作伙伴,很榮幸高性能的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可以助力本研究的發表。
日本Advance Riko公司已專業從事“熱”相關技術和設備的研究開發近60年,并一直走在相關領域的前端,為世界各地的科學研究及生產活動提供了諸如紅外加熱、熱分析/熱常數測量等系統。2018年初,Quantum Design 中國公司將日本Advance Riko公司先進的熱電材料測試設備: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塞貝克系數/電阻測量系統ZEM、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PEM及大氣環境下熱電材料性能評估系統F-PEM引進中國。
2018年7月,Quantum Design中國與日本Advance Riko達成協議,作為其熱電材料測試設備在中國的代理商繼續合作,攜手將日本Advance Riko先進的熱電相關設備介紹到中國。
目前,所有中國用戶購買的日本Advance Riko熱電產品,均由Quantum Design中國公司的工程師團隊負責安裝及售后服務。同時,Quantum Design 中國公司在日本Advance Riko公司的協助下,在北京建立部分熱電設備示范實驗室和用戶服務中心,更好的為中國熱電技術的發展提供設備支持和技術服務。
參考文獻:
[1] M. Liu et al., A wide-band-gap p-type thermoelectric material based on quaternary chalcogenides of Cu2ZnSnQ4 (Q=S, Se), Appl. Phys. Lett. 94, 202103 (2009)
[2] M. Liu et al., Improved Thermoelectric Properties of Cu-Doped Quaternary Chalcogenides of Cu2CdSnSe4, Advanced Materials, Volume21, Issue37
[3] Y. Huang et al., High thermoelectric performance and compatibility in Cu3SbSe4–CuAlS2 composites, Energy Environ. Sci., 2023, Advance Article
相關產品:
小型熱電轉換效率測量系統Mini-PEM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祝賀中國科學家研制出高性能塑料基熱電材料
- 祝賀中國科學家研制出高性能塑料基熱電材料
-
- 云南省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重大專項取得重要進展
- 在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下,省科技廳于2018年啟動實施云南省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大科學工程重大專項于近日取得重要進展,該工程累計投入經費6.023億元。
-
- Lake Shore低溫探針臺助力一篇Nature子刊!錫基鈣鈦礦鐵電半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Lake Shore低溫探針臺助力一篇Nature子刊!錫基鈣鈦礦鐵電半導體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
- 臺式easyXAFS再發一篇Nature子刊:助力電磁波吸收材料取得重要進展!
- 臺式easyXAFS再發一篇Nature子刊:助力電磁波吸收材料取得重要進展!
-
- 寧波材料所在窄譜帶標準綠光OLED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 全球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促使我們著力研發更窄發光波段的OLED發光材料,以滿足國際電信聯盟針對超高清電視推薦標準(BT.2020標準)下的高清顯示技術要求。
-
- 中國科學家高性能聚合物熱電材料研制取得重大進展 能源革命如火如荼儀器發展要注意哪些機會?
- 隨著5G技術在能源領域的廣泛應用,如智能電廠、智能電網、智能煤礦等典型應用場景不斷涌現,能源領域對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測量和控制設備的需求日益增加。這要求儀器行業加快技術創新。
-
- 我國在光電探測器材料 鈣鈦礦場效應晶體管研究上取得進展
- 基于鈣鈦礦材料的光電器件和電子器件制備工藝簡單。是目前科學家們研究的熱點材料之一。
-
- 為電容和熱電電流測量制備小圓盤形樣本
- 在本技術報告中,我們介紹了如何使用徠卡EM?TXP表面研磨系統制備使用陶瓷相LaMn7O12燒結試樣制成的小電容器[1],該電容器在奈爾溫度TN = 78 K下表現出反鐵磁性轉變引起的異常鐵電性質。
-
-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在高效鈣鈦礦-有機疊層太陽能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近年來鈣鈦礦材料在光伏領域的潛力不斷被人們發掘,單結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效率屢創新高。為進一步提高光電轉化效率,研究者進一步制備了一系列基于寬帶隙鈣鈦礦的疊層太陽能電池,比如鈣鈦礦/硅疊層太陽能電池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