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錳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10月1日起實施
掃 碼 分 享
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防治環境污染,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規范和指導錳渣的環境管理,現批準《錳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予發布。
標準名稱、編號如下:
本標準自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標準內容可在生態環境部網站(http://www.mee.gov.cn)查詢。
特此公告。
節選《錳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部分內容:
標簽:錳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錳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10月1日起實施
- 本標準自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標準內容可在生態環境部網站(http://www.mee.gov.cn)查詢。
-
- 生態環境部發布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廢塑料污染控制技術規范》
- 規范和指導廢塑料的環境管理,現批準《廢塑料污染控制技術規范》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并予發布。
-
- 2023年5月1日起實施《氮肥工業廢水治理工程技術規范》等10項標準為國家生態環境標準
- 標準自2023年5月1日起實施,標準內容可在生態環境部網站(http://www.mee.gov.cn)查詢。
-
- 生態部發布《醫療廢物處理處置污染控制標準》7月1日起實施
- 本標準規定了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的選址、運行、監測和廢物接收、貯存及處理處置過程的生態環境保護要求,以及實施與監督等內容。
-
- 國家環保標準《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規范》2021年3月1日起實施
- 本標準規定了地下水環境監測點布設、環境監測井建設與管理、樣品采集與保存、監測 項目和分析方法、監測數據處理、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以及資料整編等方面的要求。
-
- 國家環保標準《輻射事故應急監測技術規范》3月1日起實施
- 本標準規定了輻射事故應急監測的一般原則、現場監測、采樣分析、安全防護、質量保證、數據處理與監測報告等技術要求。
-
-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環境空氣中氡的測量方法》1月15日起實施
- 以上標準自2022年1月15日起實施,自該標準實施之日起,《環境空氣中氡的標準測量方法》(GB/T 14582-1993)在相應的國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標準實施中停止執行。
-
- 國家生態環境標準《生態環境統計技術規范 排放源統計》
- 標準自2023年1月1日起實施,自實施之日起,《環境統計技術規范 污染源統計》(HJ772-2015)廢止。
-
- 重慶市廢止4項地方計量技術規范 今年3月1日起實施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現批準JJF(渝)053-2020《智能電能表運行中校準規范》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發布實施,批準日期為 2020年12月25日,實施日期為 2021年3月1日。
-
- 400總噸以下內河船舶水污染防治管理辦法 10月1日起實施
- 本辦法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
- 北京市市監管理局批準34項地方標準 2021年10月1日起實施
-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批準《冷水機組節能監測》、《板式換熱器運行節能監測》、《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等34項北京市地方標準,現予以公布(見附件)。
-
- 生態環境部發布10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 3月1日起實施
- 現批準《近岸海域環境監測技術規范 第一部分 總則》等10項標準為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并予發布。
-
- 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等2項技術規范正式發布 6月1日起實施
- 上海市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負責牽頭起草的JJF(滬)61-2021《電子式互感器校驗儀校準規范》和JJF(滬)62-2021《直流電流比較儀校準規范》獲批為上海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
-
- 10月1日起實施:《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和管理臺賬制定技術導則》
- 本標準自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標準內容可在生態環境部網站(http://www.mee.gov.cn)查詢。
-
- 生態部發布《報廢機動車拆解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 本標準規定了報廢機動車拆解相關的術語和定義,報廢機動車拆解總體要求,企業建設、 運行的污染控制要求,污染物排放要求,環境管理要求以及環境監測與應急預案要求。
-
- 《山東省醫療機構污染物排放控制標準》將于2021年1月12日起實施
- 由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和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聯合發布,將于2021年1月12日起實施。
-
- 生態部發布《廢鉛蓄電池處理污染控制技術規范》征求意見稿
- 本標準規定了廢鉛蓄電池收集、貯存、運輸、利用和處置過程的污染控制要求。
-
- 8月1日起實施!仰儀參與建立標準:絕熱加速量熱儀通用技術規范
- 《絕熱加速量熱儀通用技術規范》于2023年7月1日正式發布,并將于8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提出,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標準化委員會(SCIS)歸口,由中國計量大學牽頭起草,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