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穿孔介導siRNA高效轉染原代軟骨細胞
摘要: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種高效電穿孔介導siRNA轉染原代軟骨細胞的方法,以實現基因沉默效果并維持較高的細胞存活率。通過優化電穿孔參數和使用高效電轉緩沖液,成功實現了siRNA的高效轉染,為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機制探討提供了有力工具。
引言
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RNA干擾(RNAi)技術已成為研究基因功能和疾病機制的重要工具。小干擾RNA(siRNA)作為RNAi的關鍵效應分子,能夠特異性地沉默目標基因的表達。然而,由于細胞類型的多樣性和siRNA的自身特性,siRNA的轉染過程面臨諸多挑戰。原代軟骨細胞作為一類難以轉染的細胞類型,其基因功能的研究尤為困難。因此,建立一種高效、穩定的siRNA轉染原代軟骨細胞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際應用價值。
電穿孔法是一種利用短暫的高壓電脈沖在細胞膜上形成瞬時小孔,使外源分子能夠進入細胞內的技術。該方法具有轉染效率高、適用范圍廣等優點,尤其適用于一些難以轉染的細胞類型。本研究旨在通過優化電穿孔參數和使用高效電轉緩沖液,建立一種高效電穿孔介導siRNA轉染原代軟骨細胞的方法,以實現基因沉默效果并維持較高的細胞存活率。
材料與方法
實驗材料
細胞:出生后5天的FVB品系小鼠,用于分離原代軟骨細胞。
試劑:某試劑Ⅰ型膠原酶、某試劑Ⅱ型膠原酶、某試劑鏈絲菌蛋白酶、某品牌高效電轉緩沖液、某品牌臺盼藍染色劑、某品牌pCMV-EGFP表達質粒、某品牌siRNA(對照siRNA和Sox9 siRNA)。
儀器:某品牌電穿孔儀、某品牌熒光顯微鏡、某品牌實時熒光定量PCR儀、某品牌Western blot分析系統。
實驗方法
原代軟骨細胞的分離:取出生后5天的FVB品系小鼠2只,分離四肢關節及肋軟骨,加入含0.1%Ⅰ型膠原酶的DMEM培養基,置于細胞培養箱中37℃消化1小時。然后在解剖鏡下刷去軟骨外的軟組織,用磷酸鹽緩沖液(PBS)洗2遍后,再用0.2%Ⅱ型膠原酶37℃消化過夜。第2天,加入1mg/ml鏈絲菌蛋白酶繼續消化3小時,期間每隔1小時吹打1次。
電穿孔轉染質粒:將獲取的單個軟骨細胞在室溫下用PBS洗兩遍,計數。用電轉緩沖液重懸細胞(5×10^5個細胞/100微升),每100微升電轉緩沖液中加入5微克pCMV-EGFP-C1質粒,混勻后加入電轉杯(2毫米間隙)中。電穿孔儀采用170V/15ms的參數進行電轉。電穿孔后立刻加入1毫升已預溫的高糖DMEM培養基,并轉移至24孔培養皿中,取少許細胞進行臺盼藍染色計數細胞活率,其余的細胞繼續培養48小時。
轉染效率確定:電穿孔后48小時,在熒光顯微鏡下隨機取10個視野,計數表達綠色熒光蛋白(發綠光)的細胞數,同時在可見光下計數細胞總數。計算轉染率(%)=(發出綠色熒光的細胞數/總細胞數)×100%。
siRNA轉染及基因沉默效果的評估:將處理得到的原代軟骨細胞,用電轉緩沖液重懸細胞(5×10^5個細胞/100微升),在每100微升電轉緩沖液中加入5微升10微摩爾/升的對照siRNA或Sox9 siRNA,混勻后加入電轉杯(2毫米間隙)中,選擇170V/15ms進行電轉,電轉后加入培養基培養48小時。收獲細胞用常規方法提取總RNA和總蛋白,進行real-time PCR以及Western blot法檢測分析Sox9的mRNA和蛋白表達量。
real-time PCR分析:將總RNA用DNAase處理后反轉錄成cDNA,然后采用SYBR Green反應體系進行real-time PCR分析。
Western blot法分析:將得到的總蛋白定量后進行裂解變性,經10%SDS-PAGE電泳分離后,轉至硝酸纖維素膜上,以含5%脫脂奶粉的TBST室溫封閉1小時后沿60kDa marker處裁開,分別加入一抗Sox9抗體與β-actin抗體,4℃孵育過夜。TBST洗膜3次,每次5分鐘,分別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室溫孵育1小時,TBST洗膜3次后,化學曝光顯影。并用隨機附帶軟件對目的條帶進行灰度值掃描,計算出Sox9與內參β-actin的灰度值比值,進行蛋白的半定量分析。
實驗結果
細胞存活率:電穿孔后原代軟骨細胞的存活率大于80%,表明優化后的電穿孔參數對細胞損傷較小,能夠維持較高的細胞存活率。
質粒轉染效率:質粒的轉染效率達到37.3%±5.2%,說明高效電轉緩沖液和優化的電穿孔參數能夠提高質粒的轉染效率。
siRNA靶分子的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轉染Sox9 siRNA后,原代軟骨細胞中的Sox9 mRNA和蛋白表達水平分別下調了75%和66%,達到了理想的基因沉默效果。
討論
電穿孔參數的選擇:電穿孔參數的選擇是影響轉染效率的關鍵因素。本研究通過優化電穿孔參數,如電壓、脈沖時間和脈沖次數等,成功實現了siRNA的高效轉染。同時,細胞類型、細胞密度、siRNA的濃度等也會對轉染效果產生影響,需要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優化。
鏈絲菌蛋白酶的作用:原代軟骨細胞能分泌多種細胞外基質,這些細胞外基質在軟骨細胞周圍形成較致密的結構,影響電穿孔的效率。本研究使用鏈絲菌蛋白酶對軟骨細胞進行進一步消化,并通過間斷吹打促使其細胞外基質的酶解,從而提高了電穿孔的效率。
高效電轉緩沖液的應用:高效電轉緩沖液能夠提高一些普遍認為難以電轉的細胞的存活率與轉染效率。本研究選用的高效電轉緩沖液適用于原代軟骨細胞,能夠在保證較高細胞存活率的同時達到滿意的RNAi效果。
siRNA的選擇與設計:siRNA的序列設計是實驗成功的基礎。本研究選擇了針對Sox9基因的siRNA,并保證了其二級結構和熱力學穩定性,從而提高了基因沉默效率。同時,siRNA的濃度和轉染時間也會影響轉染效果,需要在實驗過程中進行優化。
策略與創新
策略:本研究通過優化電穿孔參數、使用高效電轉緩沖液和鏈絲菌蛋白酶消化等方法,成功建立了高效電穿孔介導siRNA轉染原代軟骨細胞的方法。該方法具有轉染效率高、細胞存活率高等優點,為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機制探討提供了有力工具。
創新:本研究首次將電穿孔法應用于原代軟骨細胞的siRNA轉染,并成功實現了高效轉染和基因沉默。同時,通過優化實驗條件和方法,提高了轉染效率和細胞存活率,為其他難以轉染的細胞類型提供了借鑒和參考。
應用前景
本研究建立的高效電穿孔介導siRNA轉染原代軟骨細胞的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首先,該方法可以用于研究軟骨細胞相關基因的功能和調控機制,為軟骨疾病的治療提供理論基礎。其次,該方法還可以用于篩選和鑒定針對軟骨疾病的潛在藥物靶點,為藥物研發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該方法還可以擴展到其他難以轉染的細胞類型,為生命科學研究和疾病機制探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結論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高效電穿孔介導siRNA轉染原代軟骨細胞的方法,實現了基因沉默效果并維持了較高的細胞存活率。通過優化電穿孔參數、使用高效電轉緩沖液和鏈絲菌蛋白酶消化等方法,提高了轉染效率和細胞存活率。該方法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可以用于研究軟骨細胞相關基因的功能和調控機制,為軟骨疾病的治療和藥物研發提供有力支持。同時,該方法還可以擴展到其他難以轉染的細胞類型,為生命科學研究和疾病機制探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電穿孔介導siRNA高效轉染原代軟骨細胞
- 建立一種高效電穿孔介導siRNA轉染原代軟骨細胞的方法,以實現基因沉默效果并維持較高的細胞存活率。通過優化電穿孔參數和使用高效電轉緩沖液,成功實現了siRNA的高效轉染。
-
- 電穿孔技術優化原代軟骨細胞siRNA傳遞
- 本研究旨在優化電穿孔法轉染人原代成纖維細胞的條件,以提高轉染效率和細胞存活率。通過調整電壓、脈沖時間和細胞密度等參數,我們確定了最佳轉染條件。
-
- 電穿孔優化突破原代軟骨細胞siRNA遞送技術瓶頸
- 通過系統優化威尼德電穿孔儀參數,建立原代軟骨細胞siRNA遞送新策略。采用梯度脈沖電壓(200-400 V)聯合間歇式電場刺激,轉染效率提升至82.3%±3.1(vs傳統方法38.5%±5.2)
-
- siRNA 反向轉染助力原代懸浮細胞轉染
- siRNA反向轉染技術在提高原代懸浮細胞轉染效率中的應用。通過優化轉染條件,實驗結果顯示反向轉染顯著提高了轉染效率,降低了細胞毒性。
-
- siRNA反向轉染提高原代懸浮細胞轉染率
- siRNA 反向轉染技術在提高原代懸浮細胞轉染率方面的應用。通過對不同轉染方法的比較、實驗條件的優化以及對轉染機制的深入分析,成功建立了高效的 siRNA 反向轉染體系。
-
- 慢病毒聯合脂質體法優化原代軟骨細胞轉染策略
- 慢病毒載體與陽離子脂質體協同遞送體系,顯著提升原代軟骨細胞轉染效率。采用威尼德紫外交聯儀構建LV-shCOL2A1慢病毒(滴度3.2×10? TU/mL)。
-
- 電穿孔介導小干擾 RNA高效轉染小鼠胚胎
- 電穿孔技術在介導小干擾RNA(siRNA)高效轉染小鼠胚胎中的應用。通過優化透明帶弱化程度、電壓、脈沖時間和脈沖次數等條件,結合不同介質作為電轉緩沖液,實現了siRNA簡便、高效地轉染小鼠附植前胚胎。
-
- 電穿孔法介導人端粒酶轉染許旺細胞研究
- 電穿孔法將人端粒酶逆轉錄酶(hTERT)轉染至許旺細胞的過程及其對許旺細胞增殖和分化能力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優化后的電穿孔條件能顯著提高轉染效率,增強許旺細胞的增殖能力和端粒酶活性。
-
- 優化電穿孔轉染人原代成纖維細胞條件
- 電穿孔轉染人原代成纖維細胞,深入探究各參數對轉染效果影響。通過系統實驗評估電壓、脈沖時長等因素,結合轉染效率與細胞活力檢測,旨在確立優化的轉染條件,為該細胞在基因功能研究及相關疾病模型構建等應用提供關
-
- 電穿孔介導外源基因轉染大鼠肌衛星細胞可行性研究
- 通過威尼德電穿孔儀優化轉染參數,實現外源基因高效導入大鼠肌衛星細胞。實驗結果顯示,電穿孔電壓260 V、脈沖時長5 ms時轉染效率達68.5%,細胞存活率>80%。
-
- siRNA 細胞轉染不容忽視的方面
- 小干擾 RNA(siRNA)細胞轉染過程中多個至關重要的方面。通過對轉染原理、方法選擇、實驗條件優化以及潛在問題分析等的綜合研究,旨在為生命科學領域中涉及 siRNA 轉染的研究提供全面且深入的指導。
-
- 電穿孔法轉染原代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條件
- 電穿孔法轉染原代瘢痕疙瘩成纖維細胞的條件。通過深入研究,詳細闡述實驗材料與方法,對不同電場強度、脈沖時間等條件下的轉染效果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特定參數組合能有效提高轉染效率且降低細胞毒性。
-
- 慢病毒載體介導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轉染大鼠軟骨細胞的實驗研究
- 慢病毒載體介導綠色熒光蛋白(GFP)基因轉染大鼠軟骨細胞的效率及可行性。通過優化病毒滴度、感染復數及轉染條件,結合熒光顯微鏡觀察和流式細胞術分析,成功實現軟骨細胞的高效轉染,GFP表達率達72.3%。
-
- 細胞鋪板密度對 siRNA 轉染意義探究
- 細胞鋪板密度在 siRNA 轉染過程中的關鍵作用及其對轉染效果和后續細胞生物學行為的影響。通過精心設計的實驗和系統的分析,揭示了細胞鋪板密度與 siRNA 轉染之間復雜而緊密的關系。
-
- 探討 siRNA 轉染至細胞的可行方法
- 小干擾 RNA(siRNA)轉染至細胞的多種可行方法。通過對不同轉染技術的原理、特點及應用效果的深入分析,為生命科學研究中實現高效、準確的基因沉默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支持和實踐指導。
-
- 電穿孔法高效轉染 COS 7 成纖維細胞
- 剖析電穿孔原理,依 COS 7 細胞特性,探究多因素影響,建高效轉染體系,助基因研究,拓細胞科研應用。
-
- 化學合成siRNA高效轉染突破成骨細胞遞送技術瓶頸
- 開發聚乙亞胺/化學siRNA納米遞送系統,聯合威尼德電穿孔儀優化轉染參數,突破成骨細胞遞送屏障。
-
- K562 細胞電穿孔轉染效率的探究
- K562細胞電穿孔轉染效率及其關鍵因素,通過構建高效遺傳轉化體系,提升基因轉移效率。實驗采用多種參數優化電穿孔條件,并分析外植體處理和遺傳轉化策略的影響。
-
- 電穿孔轉染 K562 細胞條件優化研究
- 電穿孔轉染方法在K562細胞中的應用條件,以提高遺傳轉化效率,為血液病治療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提供高效穩定的遺傳轉化體系。通過細致的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本研究揭示了影響電穿孔轉染效率的關鍵因素。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