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質災害提前發現的地質災害監測儀器
在地質災害發生前是存在一定時間的逃跑時間的,這就需要針對于該地區的地理和地勢環境監測到位,如果出現位移等狀況能夠迅速預警,給人員一定的反應時間可以進行逃跑,避免人員被壓倒在建筑物下,對于煤礦和礦井等地區的救援工作也是困難的。現場部署的接收機終端,按照既定采集、傳輸頻率將觀測數據遠程無線傳輸至監測中心(一般為云端接收存儲),監測中心對觀測數據即時分析處理,供相關技術、管理部門使用。
產品特點
1.支持BEIDOU B1/B2/B3、GPS L1/L2/L5、GLONASS G1/G2、GALILEO E1/E5a/E5b,4系統11頻點信號,自主開發高精度平差解算軟件,實現多系統多頻點融合高精度定位
2.產品融合傾角、加速度模塊,輔助實現位移數據突變檢測,驅動觀測工作模式的自適應調整
3.產品基于芯片級自主開發,極大降低整體功耗,更加適宜野外連續運行
4.產品支持4G/NB-IoT、無線網橋,以太網等數據通訊傳輸模式,支持MQTT TCP/IP、NTRIP、JT808等通訊協議
5.產品搭載高性能工業級32位ARM內核處理器,本地計算能力強大,內置嵌入式web服務器,可遠程雙向交互
6.依據應用場景和監測需求,支持動(靜)態高精度解算
7.前端嵌入恒星日濾波、卡爾曼濾波、突變檢測等算法,云端融合大數據清理、趨勢分析、灰預測、切線角分析等模型,極大保證數據可靠性
8.產品采用鋁材整銑外殼、內外密封防護、防摔軟膠設計,具有優秀的防護、防摔及減震性能
安裝注意事項
1.對空視野較開闊,視野內高度角15°范圍內無成片遮擋物
2.遠離大功率無線電發射源(如電視臺、電臺、微波站等),其距離不小于200米,遠離高壓輸道電線和微波無線電信號傳輸通道,其距離不小于50米
3.附近不應有強烈信號反射物件(如大型建筑物、大面積水域等)
4.交通較為便利,利于施工、施測及后期維護作業
5.基準點測設應根據設計方案執行,其基礎應保證穩定
6.監測點測設應根據設計方案執行,確需微調應與設計單位充分溝通確定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25省互聯全國地質災害信息平臺 看多種監測儀器各顯神通
- “互聯網+VPN”雙模式傳輸通道,涵蓋了調查評價、監測預警、治理工程、防治能力建設等方面內容。
-
- 地質災害防治集成項目完成驗收 監測儀器是道防護線
- 該項目成果為重大高位遠程地質災害的早期識別、監測預警、風險評估和治理方法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撐。
-
- 橋梁變形位移監測站-一款礦山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
- 橋梁變形位移監測站-一款礦山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TH-WY1】適用于地表位移監測和建筑物的形變監測,如滑坡、邊坡位移、橋梁形變、水庫大壩、礦山地質災害等。
-
- 災害提前發現的GNSS位移監測站
- 突發性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監測預警是主要措施之一,中國特色的群測群防監測預警網絡與網格化治理體系,受到了國際災害學界的肯定和贊譽。
-
- 貴州省采取雷達干涉測量排查喀斯特地貌區地質災害隱患
- 貴州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由“喀斯特地貌區雷達干涉測量地質災害隱患排查方法與應用”摘取。
-
- 多項先進儀器輪番上陣組成地質災害監測預警信息化工程
- 我國運用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各種預警系統在減災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 “高精度北斗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成功預警黃土滑坡
- 高精度北斗地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成功預警甘肅省永靖縣黑方臺突發性黃土滑坡,當地群眾及時避險,未造成人員傷亡。
-
- 2022年第一批地質災害防治單位甲級資質申請審批公告
- 資質申請予以通過單位的證書將由自然資源部政務大廳郵寄送達。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