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oactive Materials:血管生成的重大突破
【研究背景】
血管生成是指從現有血管中內皮細胞生長而生成新的血管,一旦血管開始生成,被稱為細胞的特殊內皮細胞就會開始發芽過程。由此,血管芽內皮細胞的長出標志著血管生成的開始,這一過程在生理學和病理生理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然而,細胞外基質(ECM)的機械特性如何調節細胞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視了。細胞的特性是血管生成和組織工程的關鍵,它可以定向遷移到無血管區域,對終形成的血管形態起決定作用。迄今為止,各種生化信號分子因素如 MST1-FOXO1等多見報道,然而功能血管的建立需要生化和生物力學信號線索的結合,后者取決于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中使用的生物材料的特性。
近期,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的郭亞茹博士以作者在Bioactive Materials發表了題為:Matrix stiffness modulates tip cell formation through the p-PXN-Rac1-YAP signaling axis的研究文章。文章報道了基質硬度通過p-PXN-Rac1-YAP信號軸調節細胞形成,這項工作不僅有助于在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中尋找佳材料,也為腫瘤治療和病理性血管再生提供了新的治療策略。在生物材料設計和治療一些病理情況方面具有特殊意義。鄧旭亮教授為本文通訊作者。
【研究概述】
在這項研究中,作者研究了基質硬度對細胞形成的影響,并探索了基礎機制。在肝癌細胞的外層發現CD31表達更高,組織硬度也更高。基質的硬度增加可以顯著增加血管的生成和細胞富集基因的表達。硬度較大的基質增加了FAK和p-PXN的局灶黏附,提高了活性Rac1的水平,進而導致細胞骨架組織和細胞剛度增加。隨后,YAP作為下游的力效應因子被激活并易位入核,上調靶基因的表達,終促進細胞的形成。p-PXN還可以減少細胞間的連接,從而促進細胞的形成。由此表明:基質硬度可通過p-PXN-Rac1-YAP信號軸調節細胞的形成。
【研究結果】
硬度的增加還可以促進血管的生成(圖1D),從三維(3D)EC球體(圖1E)的芽入侵距離增加可證明這一點。與GM60和GM30凝膠(圖1F)相比,硬凝膠(GM90)中球體的芽數量增加了2倍。qPCR分析表明,細胞富集基因,包括CD34、VEGFR2、DLL4、CXCR4、EFNB2和IGF2,在GM90基質(圖1G)中顯著上升。同時,更硬的凝膠中芽的寬度更厚,矩陣中含有更多和長的纖維狀體(圖1H和I)。由此數據表明,基質硬度增加可以促進血管生成和細胞的形成。
圖1. 基質硬度增強血管生成和細胞在體外和體內的形成。
在EC球形發芽模型中,從球體中產生的外層細胞和以下細胞分別被定義為細胞和莖細胞。未爬出球體的細胞被定義為密集細胞(圖2A)。通過原子力顯微鏡(AFM),我們檢測到每個細胞的16個位置,并制作了典型的力學熱圖(圖2B)。細胞的剛度在數量上是莖細胞的兩倍,是咽細胞的四倍(圖2C)。此外,免疫熒光染色表明,細胞顯示長應力纖維的增強組裝,而在莖和密集細胞作用捆綁是相對較短的,并限制在細胞外圍(圖2D)。研究人員發現細胞中的YAT顯示出明顯的核定位,而YAT在咽細胞(圖2D和E)中成為細胞質。通過免疫熒光、多功能單細胞顯微操作系統FluidFM技術和原子力顯微鏡AFM,發現細胞擴散區域增加(圖3A),粘附力(圖3B和C)和細胞硬度(圖3D),這表明 EC-ECM 連接增加,并通過 ECM 硬化提升細胞機械特性。另外,VP(YEP抑制劑)治療顯著降低了EC球體的延伸次數和芽入侵距離(圖2F和G)。細胞富集基因也被VP(圖2H)抑制。因此,可以推斷基質硬度調節了ECs的細胞機械感知和機械傳輸,促進了YAC活化,終增強了細胞的形成。
圖2. 細胞、莖細胞和密集細胞的機械特性差異。
圖3. FluidFM粘附力檢測過程示意圖。
在確定了血管生成和細胞形成中EC亞型之間的機械差異后,作者探討了ECM剛度通過PXN磷化調節細胞的形成,驗證了 p-PXN 在硬 ECM 誘導細胞規范中的參與程度,進而推斷,通過基質硬化強加的細胞形成需要PXN磷酸化。隨后,作者驗證了p-PXN-Rac1-YAP激活在ECM僵硬誘導細胞形成和血管生成體內的作用,研究人員通過在裸鼠體內皮下注射 HepG2 細胞創建腫瘤模型,并從第 8 天起每天使用 VP 治療一次(圖4F)。4周后,在腫瘤膠囊(圖4G)上發現發芽較少的血管,CD31、CD34和VEGF強度(圖4H,圖4I )。VP治療減少腫瘤體積(圖4J)。這些數據表明p-PXN-Rac1-YAP信號軸與ECM硬化促進的細胞形成和血管生成有很大關系。
圖4. p-PXN-Rac1 通過激活 YAP 促進細胞的形成和血管生成。
圖5. 發芽血管生成受ECM硬度影響的潛在機制的示意圖。
綜上,基質的硬度增加可以顯著增加血管的生長、發芽和細胞富集基因的表達。硬度較大的基質增加了FAK和p-PXN在局灶黏附,提高了活性Rac1的水平,進而導致細胞骨架組織和細胞剛度增加。隨后,YAP作為下游的力效應因子被激活并易位入核,上調靶基因的表達,終促進細胞的形成。
【研究意義】
本研究加深了我們對細胞形成和血管生成機理的理解,有助于優化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的生物材料設計,為一些病理情況提供新的治療策略。無論是組織工程還是血管再生,都應考慮機械特性,如針對細胞形成的剛度,以設計佳功能生物材料。此外,ECM可以在許多病理狀態下變硬,如癌癥的發展過程,隨著變硬癌周圍細胞數量的增加,迫切需要靶向p-PXN、Rac1或YAP的藥物來有效防止腫瘤的生長和轉移。
【研究利器】——FluidFM技術在生物活性材料領域的創新應用
本實驗研究人員采用了多功能單細胞顯微操作系統——FluidFM技術,實現了單個細胞的分離,單個細胞粘附力的測量。瑞士Cytosurge公司多功能單細胞顯微操作系統——FluidFM,是集原子力系統、微流控系統、細胞培養系統為一體的單細胞操作系統。主要功能包括單細胞注射、單細胞提取、單細胞分離、單細胞粘附力的測定、生物3D打印等。實驗中FluidFM探針以3 μm/s靠近細胞,設定力為100 nN。當探針連接到到達設定點的細胞時,在探針中施加-650 mbar 的力,并保持5 s,以確保細胞被探針完全抓取。然后,在保持-650 mbar的壓力,以1 μm/s的速度將探針抬高至100 μm的高度,從而將細胞從基板上完全分離。FluidFM系統完全記錄了每個單細胞的Z軸高度和力距離曲線,并分析其粘附強度。每個條件下至少測量并獲得20個力距離曲線。所有細胞粘附測量實驗過程都是在 37 °C在5% CO2細胞培養環境下進行。
圖6. FluidFM進行單細胞分離示意圖。
圖7. FluidFM進行單細胞力譜測定示意圖。
【文末小視頻】
本研究實際DEMO視頻
【聯系方式】
為了更好的服務客戶,Quantum Design中國子公司也為大家提供樣品測試、樣機體驗機會,還在等什么?趕快聯系我們吧! 電話:010-85120277/78 郵箱:info@qd-china.com,期待與您的合作!
【參考文獻】
[1] Y. Guo, F. Mei, Y. Huang, S. Ma, Y. Wei, X. Zhang, M. Xu, Y. He, B.C. Heng, L. Chen & X. Deng. Matrix stiffness modulates tip cell formation through the p-PXN-Rac1-YAP signaling axis. (2021) Bioactive Materials.
相關產品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可燃冰的生成與分解
- 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技術,采用實驗模擬和數值模擬相結合的方法,對多孔介質中可燃冰的生成與分布規律,提出了一種多策略聯合的優化開采方法,旨在為未來天然氣水合物的實地開采提供理論指導和技術支持。
-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轉染促內皮細胞新生血管形成研究
- 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轉染對促進內皮細胞新生血管形成的影響。通過構建VEGF基因表達載體,利用威尼德電穿孔儀將其轉染至人臍靜脈內皮細胞(HUVECs)。
-
- 重大突破!深層大視野三光子腦成像!
- 重大突破!深層大視野三光子腦成像!
-
- 重大突破!深層大視野三光子腦成像!
- 重大突破!深層大視野三光子腦成像!
-
- Nature Materials: 玻璃流變的普適標度律
- 由于玻璃材料的在流變學上需要關注非常寬的應變率范圍,因此在實驗上頗為困難;通常的做法是使用合適的測試設計來獲得不同的應力分布。從這個視角出發,粘性液體和金屬玻璃可以進行類似的測試。
-
- 鈣鈦礦材料的重大突破:南京工業大學陳峰教授的研究成果分享
- 近期,北京卓立漢光儀器有限公司董磊副總經理攜團隊前往南京工業大學專訪陳峰老師,陳峰老師在鈣鈦礦、鈣鈦礦-PVDF復合膜等新材料研究領域均取得豐富的科研成果。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