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01-21 09:37:40特色科普實驗
- 特色科普實驗是具有獨特內容、方法或目的的科普教育活動。它通過實驗方式傳授科學知識,培養科學興趣。這類實驗設計新穎、互動性強,能吸引公眾注意,激發探索科學熱情。特色科普實驗旨在普及科學知識,提升公眾科學素養,對推動科普教育發展、促進社會創新具有重要意義。
資源:6733個 瀏覽:9次展開
特色科普實驗相關內容
特色科普實驗資訊
-
- 物理研究所采購特色科普實驗及實驗室介紹視頻制作服務(50-100萬)征求意見公示
-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科學工程與發展處“特色科普實驗及實驗室介紹視頻制作服務”采購項目,采購預算人民幣58萬元。
特色科普實驗產品
產品名稱
所在地
價格
供應商
咨詢
- ChemTron 特色反應系統
- 國外 歐洲
- 面議
-
優萊博技術(北京)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科普生 氮氫空一體機
- 國內 北京
- 面議
-
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科普生 氮氫空一體機
- 國內 北京
- 面議
-
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科普生 高純氫氣發生器300ml
- 國內 北京
- 面議
-
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 科普生 全自動氮氣發生器300ml
- 國內 北京
- 面議
-
北京科普生分析科技有限公司
售全國
- 我要詢價 聯系方式
特色科普實驗問答
- 2022-04-26 16:38:07ibidi科普小知識:您應了解的實驗小常識~
- 1、ibidi 聚合物和玻璃蓋玻片的剛度/楊氏模量是多少? ibidi 聚合物蓋玻片和玻璃蓋玻片的楊氏模量分別約為 1 GPa 和 70 GPa。 注:楊氏模量(或彈性模量)描述了固體材料的拉伸彈性。 它本質上是材料的剛度,或者換句話說,材料彎曲或拉伸的難易程度。 2、是否可將ibidi Culture-Inserts/ibidi插件放置在預涂層的表面上? 一般來說,只要涂層干燥,ibidi Culture-Inserts/ibidi插件是可以放置在涂層表面上的。 請注意,插件不會粘在潮濕的表面上。 有關更多信息,請關注我們公眾號,參閱為什么當移除 ibidi Culture-Insert/ibidi插件時細胞有時會從蓋玻片上脫落?(將在后續公眾號中推出) 3、ibidi 聚合物蓋玻片通常會發生什么水平的氣體交換/滲透性? 它們真的允許氣體交換嗎? ibidi 聚合物蓋玻片確實允許氣體交換。 在 23°C 時,O2 的滲透性為 153 cm3/ (m2 d bar),CO2 的滲透性為 474 cm3/ (m2 d bar)。 這意味著在 1 bar 大氣壓下,每天 153 cm3 O2 可以穿透 1 m2 的 180 μm (+10/-5 μm) 厚聚合物薄膜。 對于 ibidi Stage Top 孵化系統的缺氧實驗,我們建議使用帶有玻璃底部的蓋玻片 ibidi 載玻片,因為它們不透氣。 4、細胞可以在 μ-Slide 18 Well - Flat 中培養多長時間? 由于 μ-Slide 18 Well-Flat 的開孔結構和使用的物質量少,蒸發率高。 因此,玻片僅推薦用于不超過 48 小時的短期檢測。 5、是否可以在 μ-Slide 2 Well Co-Culture 的小孔中進行獨立實驗? 不可以,因為 μ-Slide 2 Well Co-Culture 的小孔之間很有可能會發生交叉污染。 但是,可以在兩個主要孔中進行兩個獨立的實驗。 6、在 μ-Slide 2 Well Co-Culture 中,細胞能否穿過孔之間的屏障板? 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運動細胞可能會在 μ-Slide 2 孔共培養中的屏障上移動或增殖,尤其是當它們以高融合度接種時。 為避免這種情況,在載玻片表面包被可能會有所幫助。 7、μ-Slide III 3in1 可以通過 ibidi 流體剪切力系統進行控制嗎? 可以。 通過特殊設置,可以使用 ibidi 流體剪切力系統完全控制μ-Slide三合一通道培養載玻片。 以這種方式,可以使用層流將載玻片中的貼壁細胞暴露于交替梯度。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聯系我們獲得技術支持。 8、如何防止培養液蒸發? 根據孵化條件,少量培養基會迅速蒸發,尤其是在長期實驗期間。 此外,所有細胞培養箱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濕度,尤其是在打開門之后。 雖然溫度和二氧化碳在幾分鐘內恢復,但完全恢復濕度可能需要幾個小時。 由于這些問題,我們建議使用以下技術之一來最大程度地減少蒸發: ?將細胞培養容器放入裝有濕紙巾的培養皿中。 ?用封口膜密封培養容器。 ?使用 ibidi 防蒸發油(例如硅油)。 詳細的應用說明可參見細胞共培養的全新實驗方案 9、我的 μ-Slides/μ-Dishes 底部有劃痕。 這些是從哪里來的,我該如何預防? ibidi 聚合物蓋玻片對機械刮擦很敏感。 如果在將 ibidi μ-Slide/μ-Dish 直接放在工作臺上或培養箱內時不加倍小心,它可能會受到損害。 因此,在顯微鏡下可能會看到小劃痕。 為避免這種影響,我們建議使用μ-Slide Rack或μ-Dish Rack等保護底部材料。 該解決方案還允許同時方便地處理多達8個μ-Slide或6個μ-Dish。 10、如何最小化μ-Plate 24 孔中的彎液面? 彎液面的形成是小型開放孔的固有特性,無法完全避免。 與疏水表面相比,彎液面更容易在親水表面上形成。由于大多數貼壁細胞類型不能很好地附著在疏水表面上,ibidi 提供具有親水、組織培養處理表面和最佳細胞粘附特性的培養容器 ( μ-Plate 24 孔黑色 ID 14 mm ibiTreat,#82426)。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彎液面的形成可能比使用未涂層板時更突出。 為了減少彎液面的形成,請嘗試使用具有未經處理的疏水表面的 μ-Plate 24 Well Black ID 14 mm Uncoated, Hydrophobic (#82421)。當充滿水時,該表面幾乎不會形成彎液面。然而,細胞培養基中的蛋白質會附著在孔的表面。一段時間后,這將形成非共價單分子涂層,形成親水表面和突出的彎月面。水和緩沖液都不能洗掉蛋白質涂層。 為了盡量減少成像過程中的半月板問題并確保細胞附著,您可以在 μ-Plate 24 Well Black ID 14 mm Uncoated, Hydrophobic 中嘗試以下方案: ? 用結合蛋白(例如聚-L-賴氨酸或纖連蛋白)包被孔以支持細胞附著。使用盡可能小的體積以確保只有孔的下部是親水的(例如,0.5–0.8 ml)。小心處理板,使孔的上部不與蛋白質溶液接觸。涂敷后,小心地除去溶液。 ? 將細胞接種到 0.5–0.8 ml 培養基中。定期檢查,至少每天一次,看看這個量是否足以確保您的細胞存活。如有必要,更換培養基,不要讓孔的上部“濕”。 ? 成像時,用 1.5–2 ml 無蛋白質溶液或緩沖液替換培養基。現在,第一步的親水涂層應該低于您的填充水平,并且由于孔上部的疏水性,應該只會形成最小的彎液面。
241人看過
- 2021-10-25 14:29:42氫氣發生器特色
- 由電解池、純水箱、氫/水別離器、收集器、枯燥器、傳感器、壓力調節閥、開關電源等部件組成。 只電解純水即可產氫。通電后,電解池陰極產氫氣,陽極產氧氣,氫氣進入氫/水別離器。氧氣排入大氣。 氫/水別離器將氫氣和水別離。氫氣進入枯燥器除濕后,經穩壓閥、調節閥調整到額外壓力由出口輸出。 電解池的產氫壓力由傳感器控制在0.45Mpa左右,當壓力達到設定值時,電解池電源供應堵截;壓力下降,低于設定值時電源恢復供電。 氫氣發生器特色 1、對配套設備要求低,只需220V交流電源即可作業。 2、操作簡略,翻開電源即可發生氫氣。 3、輸出壓力安穩,數字顯示氣體流量,直觀。 4、維護簡略,儀器*次加堿使用后,只需定時向電解池中彌補蒸餾水.定時替換枯燥管,無需拆開箱體。 5、安全性高,儀器配有兩級過壓維護,當壓力超過設定值,儀器主動堵截電路中止產氣。 氣路中設有氣液別離器,確保液體不會進入氣相體系中。然后確保了使用堿性液體作為電解液的氣源安全性。
280人看過
- 2022-02-07 11:38:01核磁共振原理與成像+實驗演示視頻課程(紐邁科普系列)
- 核磁共振原理與成像+實驗演示視頻課程(紐邁科普系列)核磁課程目錄:>>點擊進入B站視頻連接因本平臺不讓帶外鏈,請在B站搜索關注UP主:紐邁分析,或搜索專輯名稱:核磁共振原理與成像+磁共振實驗演示視頻課程。01-核磁共振視頻課程介紹02-核磁共振基本原理介紹03-核磁共振成像儀器組成與核磁軟件介紹04-核磁共振磁場均勻性與電子勻場實驗演示05-核磁共振硬脈沖Fid序列測量拉莫爾頻率06-核磁共振TR重復時間07-核磁磁共振接收FID信號的時間點08-核磁共振90度和180度射頻脈沖09-核磁共振縱向弛豫(T1),橫向弛豫(T2)10-核磁共振硬脈沖自旋回波序列(Spin Echo)11-磁共振CPMG脈沖序列與T2弛豫時間測量實驗12-核磁共振反轉恢復序列(IR)測量T1弛豫時間測量實驗13-核磁共振成像實驗流程介紹14-核磁共振梯度系統15-磁共振軟脈沖與MRI選層16-磁共振成像的頻率編碼與相位編碼17-磁共振成像的K空間18-核磁共振成像-自旋回波脈沖序列19-MRI多層自旋回波脈沖序列介紹20-磁共振T1、T2、質子密度加權成像介紹21-核磁共振快速自旋回波成像序列FSE22-核磁共振梯度回波成像序列GRE23-核磁共振反轉恢復成像序列(IR)
285人看過
- 2023-08-03 13:45:03峟思科普:大壩安全監測要怎么做
- 大壩安全監測是人們了解大壩運行狀態和安全狀況的有效手段和方法。它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大壩安全狀況及其發展態勢,是一個包括由獲取各種環境、水文、結構、安全信息到經過識別、計算、判斷等步驟,給出一個大壩安全 程度的全過程。 檢查觀測: 檢查監測是利用人員本身通過觀察、手摸或者利用一些簡單的工具對建筑物進行簡單的觀測。使用儀器觀測雖然可以得到更為準確的信息,但一個建筑物的儀器安設點 數是有限的,太多的儀器設備不利于經濟方面的考慮,另外水工建筑物裂縫、滲水等缺陷部位也不一定反生在儀器設備的觀測點上,所以人員的檢查觀測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有利于及時的彌補儀器的不足,及時的發現異常情況的發生。檢查觀察主要檢測建筑物有無裂縫,在壩腳、迎水坡部位有無塌陷、流土和沼澤化的現象,在伸縮縫部位是否有滲漏,混凝土表面有沒有松軟、侵蝕的危害,有泄水作用的部位檢查有無磨損、剝落金屬部位的焊縫、鉚釘等是否生銹變形。 儀器的量測:儀器量測既是在相應的建筑部位預設儀器設備,通過規律性的采集數據,來判定建筑物的工作狀態。 (1)變形觀測 變形觀測是原型觀測中較為重要的一部分,要對土工、混凝土、土壩等建筑物觀測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地基的固結沉降情況、伸縮縫的變形等 。 (2)滲透觀測 對于土壩類的滲透觀測,浸潤線的位置變化情況可以通過孔隙水壓力儀來確定,根據結構形式、工程等級以及施工方法和地質情況等定出觀測斷面,觀測斷面要能夠反應出主要的滲流情況和問題可能發生的地點,根據斷面的大小確定測量點數。其他還包括滲流量的觀測、繞壩滲流觀測、壩基滲壓觀測、土壩孔隙水壓力觀測以及滲水透明度觀測。對混凝土建筑物的滲透觀測還要包括壩基場壓力觀測和混凝土內部滲透滲透壓觀測。 (3)應力與溫度觀測 以混凝土壩的觀測為例,通過在混凝土內部埋設應力應變計和無應力計,來觀測混凝土內部因為溫度、濕度、化學變化以及應力引起的總應變。無應力計主要用來量測溫度、濕度以及化學變化引起的應變,總應變減去這一部分就可以得到有荷載引起的應變,換算成應力,既可得出想要的結果。溫度對混凝土壩體也有重要的影響,溫度觀測要在壩體內布設溫度計,在靠近壩體表面、在壩體鋼管、寬縫、伸縮縫等附近要加大測點的布設密度,和壩體周圍的水文地質條件結合起來,對壩體內部溫度的出合理的觀測處理。 (4)水流的觀測 主要對水流形態觀測,從而得出水流帶給建筑物的作用力,避免不利的水流影響。水流平面形態包括水流的流向、回流、旋窩、折沖水流、翻滾。觀測時從泄水建筑物開始向上下游兩端一直到水流正常的地方。對于高速水流,要著重觀測水流引起的振動、壓力以及負壓進氣量等,觀測數據可以提供寶貴的經驗資料,為維修維護建立有效的依據。 南京峟思工程儀器指出,除了檢查觀測和儀器量測,大壩安全監測還需要進行數據分析和綜合評估。數據分析是將采集到的各類數據進行整理、處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大壩的運行狀態和安全狀況。而綜合評估則是將各項監測數據綜合起來,形成一個全面的評估報告,對大壩的安全狀況進行判斷和預測。同時,大壩安全監測還需要及時報告和預警機制,一旦發現安全隱患或異常情況,必須立即采取措施,以確保大壩的安全穩定。在大壩安全監測中,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只有全面、準確地監測和評估,才能保障大壩的安全運行,為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提供堅實的保障。
147人看過
- 2023-07-10 14:52:10【峟思科普】水庫監測點位布設原則
- 水庫監測一般有常規監測、變形監測、應力監測和地質災害監測等,其中變形監測是水庫安全的重要保障,是通過安裝在水庫壩體或大壩周邊的變形監測儀來測量壩體或壩基表面的變形情況,如位移、沉降、裂縫、傾斜等。下面給大家介紹下水庫監測點位布設原則. 基礎監測點位布設: 基礎監測點位一般根據壩體和壩基的地形、地質條件以及施工工藝等進行布設,監測點位具體包括上游水位、上游庫水位變幅、庫岸穩定以及上下游壩坡穩定等。在進行監測點位布設時,要考慮到不同部位的重要性程度不同,如基礎監測點位主要是壩體內部的變形情況,所以在布設時需要考慮到壩體內部變形的影響。 重要部位監測點位布設 水庫大壩監測點位布設應充分考慮大壩運行安全和大壩主體結構穩定的需求,一般分為壩軸線、溢洪道進口和泄水洞出口等部位,在布設監測點時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監測點位的布置應遵循安全監測的相關要求,例如位移監測宜布設在變形量較大的部位,如壩體或壩基表面、壩體內,且應避開主壩上游面、下游面等部位,對于沉降監測宜布設在變形量較小的部位。 2、監測點位的布置應考慮壩體或壩基穩定情況,一般布設在庫岸或岸坡穩定相對較好的部位。 3、監測點位的布設應考慮運行環境條件,一般布設在地質條件相對穩定且無特殊保護要求的部位。
203人看過
- 公司新聞
- 生物多樣性合作研究
- 5G智慧電臺系統技術要求
- 鐵道行業技術標準英文譯本
- 自動駕駛和智能航運先導應用試點
- 標準宣貫培訓班
- 溶解氧測定儀檢定裝置
- 匯交系統試運行
- 中紅外波段大功率全光纖化激光器
- 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采購意向
- 熒光顆粒物
- 實驗室介紹視頻制作服務
- 2021年度電信基礎設施
- 國家工業遺產認定申報工作
- 氣象觀測站儀器設備配置標準
- 綠色超高清集成封裝
- 激光通信和標校一體化設備
- 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
- 國家中西醫結合醫學中心
- 無人機系統
- 自動體外除顫器
- 交通運輸行業標準
- 全國森林資源調查監測
- 接地電阻及雷擊無線監測傳輸儀
- 特色科普實驗
- 中國空間站
- 平臺基地及科技基礎
- 固體礦產勘查地質填圖規范
- 工業綠色發展的
- 荷載箱遠程校準技術
- 箱式電阻爐
- 綠色低碳替代品
- 2021年年會暨常委會工作會議
- 國產元器件
- ISO 鐵路國際標準
- 檢測線檢測驗收工作
- 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