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生物泵助力科學家解讀北部灣微塑料的分布和來源
近期,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朱祖浩副研究員研究團隊基于浮游生物泵原位大體積過濾的采樣方法,采集了北部灣25個點位的微塑料顆粒物樣品,并進行了系統分析,為北部灣微塑料的豐度分布情況及污染源分析提供了數據基礎。
研究背景
北部灣是位于南海西北部的半封閉海灣,不僅是中國四大傳統漁場之一,也是中國和東南亞漁業產業的縮影。近年來,由于該區域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污水、生活污水、海水養殖廢水等的加速排放,使該區域的生態環境問題從陸地擴散到了沿海海洋,導致該區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微塑料污染。目前該區域微塑料研究較少。
研究過程
為了解北部灣地區受微塑料污染的程度,研究團隊于2021年9月,在北部灣設置了25個采樣站位(圖1),并利用來自丹麥KC Denmark A/S公司的浮游生物泵(型號:23.570,150m規格)采集了微塑料樣品。
圖1 研究區域地圖(北部灣)(Zhu et al., 2023)浮游生物泵采集微塑料樣品
本次研究使用的浮游生物泵來自KC Denmark A/S公司,型號為23.570,由泵和收集器兩部分組成。泵由不銹鋼制成,Z 大耐壓深度為150米,泵速為26,000L/h;收集器由流量計、收集網(本研究采用300 μm網目)和聚碳酸酯制成的收集瓶組成,收集瓶孔徑為60 μm。泵內總過濾面積約3000cm2。浮游生物泵連接在一個不銹鋼機架上,由帶電力電纜的控制箱控制。浮游生物泵采集微塑料樣品如圖2所示。
圖2 左圖:浮游生物泵;右圖:利用浮游生物泵原位采集微塑料顆粒物樣品圖示(Zhu et al., 2023)
采集樣品后,采用體式顯微鏡,配以數碼相機及“HQimage”軟件表征微塑料的物理性質。并使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μ-FTIR)測定被測微塑料的化學成分。
研究結果
1. 微塑料豐度
北部灣MPs的豐度從0.01個/m3-0.89 個/m3不等,平均為0.25±0.25個/m3。
2. 微塑料的特性
在采集的微塑料樣品中發現了三種形狀:碎片、纖維和顆粒。在表層海水中,MPs主要由纖維組成(53%),其次是碎片(46%),而顆粒僅占1%。
3. 北部灣微塑料的來源
通過主成分-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確定了MPs的不同來源。北部灣的微塑料污染物以陸地輸入(如包裝材料、紡織品、漁業和海水養殖)為主。主要有CE(纖維素)、PE(聚乙烯)、PVAL(聚乙烯醇)和PS(聚苯乙烯)等四種來源。
研究結論
浮游生物泵用于采集海水中的微塑料是一種非常新穎的采樣設計,過去很少有人使用這種設計進行研究。本次研究發現,利用浮游生物泵對北部灣海水中的微塑料進行采樣,比其他常規設計更方便使用,也更加節省時間,采集的樣品也非常具有代表性。建議后續研究人員應在可行的研究地點使用原位浮游生物泵采樣的方法,創建一個一致的微塑料數據庫。有關研究成果也為北部灣的微塑料污染防控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 Zhu Z, Hossain K B, Wei H, et al. Distribution and sources of microplastics in the Beibu Gulf using in-situ filtration technique[J].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2023, 188: 114614.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浮游生物泵助力棘皮動物幼體的垂直分布研究
- 棘皮動物幼體的擴散取決于水環境物理特性和不同的生物特性之間復雜的相互作用。不同的幼體行為可能會導致其出現局地尺度水平分布的差異。目前人們對棘皮類幼體的垂直遷移行為過程知之甚少。\x0d\x0a本研究以水動力環境對比鮮明的杜阿爾內灣和布雷斯特灣作為....
-
- ZooSCAN助力海洋微塑料分布研究
- 近年來,隨著工業生產和人類生活的需要,每年從陸地上產生而后又進入海洋中的塑料數量多達數百萬噸。在靠近沿海人口密集的地區,每平方公里可發現數十萬個塑料碎片,塑料豐度與沿海人口的密度顯著相關。
-
- 紅外成像光譜儀等助力海域微塑料分布調查的走航觀測
- 掌握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分布規律,同時加強相關領域科學研究,更加科學地評估海洋垃圾的環境影響,特別是微塑料對海洋生態和人體健康的影響。
-
- 【直播】塑料的熱分析應用分享和測試標準解讀
- 【直播】塑料的熱分析應用分享和測試標準解讀
-
- 直面新型污染物,解讀微塑料泛濫危機|科普專欄
- 初生微塑料作為塑料微粒被直接釋放到環境中。這些是為商業用途專門設計的顆粒,例如消費品和工業產品生產所使用的顆粒、化妝品制備所需的磨料。
-
- 尋找你的同城同行 | 2024科儀展展商來源分布新鮮出爐
- 2024華中科儀展將于3月26-28日在武漢·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啟幕。構建科研裝備商貿平臺,助力科技創新發展。
-
- mIRage 助力微塑料研究獲重大突破,樣機限時體驗,可直接原位表征微塑料!
- mIRage 助力微塑料研究獲重大突破,樣機限時體驗,可直接原位表征微塑料!
-
- ZooSCAN助力北太平洋浮游生物粒徑譜研究
- 近期,華中農業大學馬徐發教授科研團隊基于ZooSCAN浮游動物圖像掃描分析系統等技術,獲取了北太平洋西部亞北極區和過渡區浮游植物與浮游動物的標準化粒徑譜,并深入揭示了兩個區域內浮游生物粒徑譜的差異及其生態意義。
-
- Palas | 持續助力實時監測火山灰和沙暴塵埃氣溶膠分布
- Palas?在得知火山爆發的當下便立即做出響應,部署Palas?員工飛往該島安裝了10臺AQ Guard Smart 網格化監測儀。
-
- 學無止境 | 微塑料對環境的影響
- 學無止境 | 微塑料對環境的影響
-
- 警惕!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微塑料”
- 了解水環境中的“PM2.5”
-
- 首次在活人肺部發現微塑料,監控微塑料污染迫在眉睫!
- 近年來,珀金埃爾默一直在微塑料檢測領域不斷努力開拓,形成了一整套的檢測方案。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喜大普奔,GIS組合電器的殼體尺寸自動化檢測系統終獲發明專利!
- 520真情告白丨eWARP網絡產品發布會,引領EBSD 4.0
- 通知公告|關于征集“我心中的中國材料大會”短視頻的通知
- BCEIA 2025 云課堂 5 月直播預告 | 知識盛宴持續來襲
- 這里有妙招,純化不迷茫!Cytiva「純化日」靈感市集進行中!
- 財報 | 阿美特克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
- 阿美特克宣布收購FARO Technologies
- 【直播講座】布魯克磁共振400熱線常見問題答疑
- 好消息丨布魯克電子顯微分析中國客戶體驗中心全新升級啦!
- May 2025 Staffing Newsletter 2025年5月人才召集令!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