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超分辨顯微鏡助力益生菌蛋白口服遞送發展 對生物醫學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楊昀副教授、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梁興杰教授和中日友好醫院肖飛副主任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文章,創新性提出一種基于工程益生菌零型分泌系統(T0SS)的口服蛋白遞送策略。這一成果不僅為多種代謝性疾病的臨床治療提供了新的策略和工具,也彰顯了國產超分辨顯微鏡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該研究首次發現一種益生菌在腸道產生的細胞外膜囊泡(OMV)可以跨越完整腸屏障后進入血液循環。基于這一重要發現,團隊開發了一種新型基于工程益生菌的口服蛋白遞送技術。通過基因工程改造益生菌使其高產OMV,并將目標蛋白酶加載到OMV中,包裹率高達97.9%。這種基于T0SS的蛋白質分泌系統與多種蛋白兼容,并能將不同種蛋白載荷自組裝到單個OMV中,可以實現級聯催化反應。
在研究過程中,團隊借助北京艾銳精儀科技有限公司Polar-SIM超分辨顯微鏡拍攝標記有熒光蛋白(如GFP或RFP)的外膜囊泡(OMVs)的超分辨圖像。通過Polar-SIM超分辨顯微鏡觀察,工程化的OMV能夠同時將GFP和RFP包封在單個OMV中。這一關鍵實驗結果的獲得,離不開國產超分辨顯微鏡的助力。超分辨顯微鏡能夠突破傳統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極限,為研究人員提供了更清晰、更精確的細胞和分子結構圖像。在本研究中,Polar-SIM超分辨顯微鏡為觀察OMV的結構和功能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清晰地看到OMV中蛋白的包封情況,為后續的研究和應用奠定了基礎。
國產超分辨顯微鏡在這一研究中的成功應用,對生物醫學儀器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它證明了國產生物醫學儀器在高端科研領域的技術實力。長期以來,高端生物醫學儀器市場一直被國外品牌所壟斷,國內儀器企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然而,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創新,國產生物醫學儀器逐漸嶄露頭角。Polar-SIM超分辨顯微鏡在這一研究中的出色表現,不僅為國產儀器贏得了聲譽,也為國內生物醫學儀器企業樹立了信心,激勵更多的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推動國產生物醫學儀器產業的發展。
其次,國產超分辨顯微鏡的應用有助于降低科研成本。國外高端生物醫學儀器價格昂貴,對于許多科研機構和高校來說,購買和維護這些儀器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而國產儀器在性能不斷提升的同時,價格相對較為合理,能夠為科研機構提供更具性價比的選擇。這將使得更多的科研團隊能夠使用到先進的儀器設備,開展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從而提高我國整體的科研水平和創新能力。
此外,國產超分辨顯微鏡的發展也將促進生物醫學儀器相關產業的協同發展。生物醫學儀器的研發和應用涉及到多個學科領域,如光學、電子學、材料科學、生物學等。國產超分辨顯微鏡的成功研發和應用,將帶動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例如,光學元件、電子控制系統、軟件算法等領域的供應商將受益于國產超分辨顯微鏡的市場需求,不斷優化和提升自身產品的性能和質量。同時,生物醫學儀器的維修、保養、技術支持等相關服務行業也將得到發展,為整個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最后,國產超分辨顯微鏡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應用將推動我國生物醫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隨著生物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于儀器設備的性能和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產超分辨顯微鏡的研發和應用,將為生物醫學研究人員提供更強大的工具,幫助他們更好地探索生命科學的奧秘。例如,在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神經科學等領域,超分辨顯微鏡能夠為研究人員提供更清晰的細胞結構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圖像,有助于揭示生命活動的本質規律。這將激發更多的創新思維和研究方向,推動我國生物醫學技術在國際舞臺上占據一席之地。
綜上所述,國產超分辨顯微鏡在北航楊昀團隊的益生菌蛋白口服遞送研究中發揮了關鍵作用,這一成果不僅為代謝性疾病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也為生物醫學儀器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期待國產生物醫學儀器在未來能夠取得更多的突破和創新,為我國的生物醫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標簽:口服益生菌蛋白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國產超分辨顯微鏡助力益生菌蛋白口服遞送發展 對生物醫學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 在研究過程中,團隊借助北京艾銳精儀科技有限公司Polar-SIM超分辨顯微鏡拍攝標記有熒光蛋白(如GFP或RFP)的外膜囊泡(OMVs)的超分辨圖像。
-
-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功研發增強子鑒定技術 對生物醫學儀器的促進作用
- 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動物功能基因組創新團隊研發出增強子鑒定新技術。 與傳統技術相比,該技術的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約10倍,為基因組精準注釋提供了新方法。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
-
- 世界最大生物模型“阿波羅”計算模型超20萬個 對微生物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 在開發非侵入性診斷工具方面,“阿波羅”計算模型更是展現出其巨大的潛力。通過識別微生物代謝標志物,它為科學家提供了一把精準的“鑰匙”,幫助他們開發出更為先進、準確的非侵入性診斷工具。
-
- 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政策出臺 對儀器行業發展有何作用?
- 國產化進程是提升國內儀器行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政策支持國產科學儀器的研發和推廣,減少對外依賴,提高國內儀器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這將加速國產儀器的替代進程,進一步推動儀器行業的國產化。
-
- 智能工廠迅速擴張發展,儀器發展有何重要意義
- 從宏觀層面來看,智能儀器是實現智能制造和工業4.0的關鍵技術之一,是推動世界制造業深度變革的重要力量。
-
- 安排超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兩新”發展 對儀器發展有哪些直接作用
- 設備更新與高端化升級是重要一環。5000億元特別國債支持多領域設備更新,補貼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設備,激發儀器用戶更新需求,推動儀器向高性能、智能化方向發展。
-
- 中國研發超快速卷激光神經網絡助力人工智能成像 對儀器行業未來發展有何啟示?
- 激光神經網絡的結合,為儀器行業指明了技術融合的大趨勢。傳統儀器行業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面臨人工智能這一波瀾壯闊的技術革命時,需要更多地探索與新興科技如激光技術、神經網絡等的有機融合。
-
- 上海正式發布《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 對推動污水處理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 新標準的實施不僅是水質標準的提升,更通過技術倒逼和政策牽引雙重機制,推動污水處理儀器行業向高精度化、智能化和綠色化轉型。短期來看,在線監測設備、深度處理模塊和智慧水務平臺將成為增長主力。
-
- 世界首套特高壓直流量子電流傳感器研制成功 對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 全國首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量子電流傳感器的研制成功,不僅在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還對儀器發展、電網智能化、量子科技產業化以及國家能源戰略實施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
-
- 中央加強生態環保科技創新 對環保儀器發展有何指引作用?
- “十四五”生態環境領域科技創新專項規劃中提出的生態環境監測與預警、大氣污染治理、水生態環境保護等10個領域的重點任務,直接指向了環保儀器的關鍵技術需求。如高精度、多成分污染物監測技術等。
-
- 哈工大成功研制1.2克微型爬行機器人 對儀器行業發展有何關鍵性作用?
- 微型化是儀器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之一。隨著科技的進步和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對儀器的尺寸和重量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醫療、生物、環境監測等領域,需要將儀器送入人體內部或狹小的空間進行檢測和修復。
-
- 徠卡外科手術顯微鏡,助力國家醫療發展
- 徠卡外科手術顯微鏡,助力國家醫療發展
-
- 科學家發現抑制前列腺腫瘤生長蛋白質 對推進生物醫療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 這個發現可能會促進針對該蛋白質的診斷儀器的開發。為了利用這一蛋白質作為治療標靶,首先需要能夠準確檢測和量化該蛋白質在患者體內的表達水平。
-
- 國產量子計算機稀釋制冷機正式下線 算力發展對儀器行業有何影響?
- 從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獲悉,國產超導量子計算機關鍵設備SL1000國產稀釋制冷機在合肥成功升級下線,標志著我國在稀釋制冷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 中國電信深入推進量子領域發展 量子通信或加速商業落地對通信儀器發展有何助力?
- 中國電信已經建立了全球規模最大、用戶最多、應用最全的量子通信網絡之一,覆蓋合肥市區500多家黨政事業單位,并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等重要活動中提供加密融合通信保障.。
-
- 河北多部門制定滿足養老行業發展的需求措施 儀器行業助力養老發展有何看點?
- 近日,河北省民政廳等20個部門聯合制定《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重點培養養老護理人才、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和養老服務管理人才,并出臺系統性政策措施。
-
- 干細胞療法可助帕金森患者恢復 干細胞療法重大突破對相關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 免疫調節和抗炎技術的發展也是干細胞療法成功實施的關鍵之一。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伴隨著免疫系統的異常和炎癥反應的增加,這會影響干細胞的存活和分化。因此,使用流式細胞儀等設備檢測免疫細胞的變化。
-
- 工業領域數據安全能力提升方案發布實施 對儀器行業進一步發展有何作用?
- 數據安全能力提升方案將促進儀器行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隨著數據安全問題的日益凸顯,儀器企業需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能力,開發出更加安全可靠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
- 廣東分析測試協會立項2025第一批六項團體標準 對相關儀器發展有何作用?
- 《生活飲用水中30種半揮發性有機物檢測》 優化固相萃取-氣相色譜質譜聯用(GC-MS)條件,使國產設備在柱箱溫控精度(±0.5℃)和掃描速度(20 Hz)上滿足復雜基質分離需求。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最新話題
最新資訊
- 征文通知|關于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十五五先進材料戰略規劃"分論壇的征文通知
- 從“陪跑”到“領跑”:玉研儀器小動物無創血壓計與市場革命
- 邀請函 | 國儀電鏡論壇暨內蒙古民族大學國產電鏡技術講座
- 廣州標際參與國家標準《GB/T 16716.6-2024 包裝與環境 第 6 部分:有機循環》修訂 助推包裝行業可持續發展
- 第十屆愛丁堡儀器優秀論文及墻報征集活動開始啦!!
- 活動邀請丨天美旗下同位素品牌Isotopx誠邀您參加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
- 進入倒計時!寶怡環境誠摯邀您參觀中國環博會
- 電子順磁,共振珞珈!波譜校園行 武漢大學站成功舉行
- 新品來襲 | 福立GPI-3氣體凈化器:守護每一次實驗的純凈與精準!
- 2025 "坐隱優普杯" 川渝名人圍棋對抗賽成功舉辦
作者榜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