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致癌?
1、人工甜味劑是否安全?
近日,關于人造甜味劑之一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公眾廣泛關注。世衛組織7月14日宣布,將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和食品安全息息相關的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2、關于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C14H18N2O5,Mr=294.30),是一種非碳水化合物類的人造甜味劑,是一種由苯丙氨酸甲酯和天冬氨酸通過肽鍵形成的二肽。
阿斯巴甜為低熱量或零熱量飲品和食品的主要添加劑。阿斯巴甜也可與其它類型的甜味劑同時使用,例如:糖和山梨糖醇。它有以下特點:甜度高,比一般糖甜約200倍;熱量低,大約是糖1/200的熱量。看到它這兩個特點后,是不是令許多吃貨眼前一亮,甜還不長胖,還有這種好東西?
安全性
7月14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發布了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結果,其中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正式將阿斯巴甜歸類為可能對人類致癌(國際癌癥研究機構2B組)
網絡傳言:阿斯巴甜會過度刺激神經,引發偏頭疼,甚至引起癌癥。
因此雖然不少專家都表示該人工甜味劑是安全的,但消費者對阿斯巴甜安全性的擔憂從未停止過。關于阿斯巴甜是否安全,仍然是人們熱議的話題。
用量規定
阿斯巴甜是受到美國食物藥品局允許使用的糖類代用品,在國內也是準予發售使用的,而阿斯巴甜的安全劑量為每公斤體重攝取不超過50毫克。
一罐355毫升無糖可樂約含180毫克,對于一個體重75公斤的成年男性而言需要飲用大約21罐(7.3升)無糖可樂才能達到FDA規定的50毫克每千克體重的攝入上限。
3、關于阿斯巴甜檢測
無論如何,阿斯巴甜作為一種食品添加劑,為保護人體健康,防止其對人體的潛在危害,其添加量應該受到嚴格監控。
因此對于食品中阿斯巴甜的高靈敏度檢測十分重要,阿斯巴甜檢測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高效液相色譜法,高效液相色譜法在檢測阿斯巴甜的過程中靈敏度高,準確性好。
分析條件
分析柱:HITACHI LaChrom C18 (5mm) 4.6 mm I.D. × 250 mm
流動相:CH3CN / 0.01 mol/L KH2PO4
(pH 3.18) = 15 / 85 (v/v)
流速:1.0 mL/min
柱溫:40 °C
檢測波長:UV 210 nm
進樣量:10 mL
標準品及線性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可見,在濃度為1-100 mg/L的范圍內獲得了良好的線性關系。
碳酸飲料(無糖)和蘋果醋飲品實驗結果
取適量的樣品。對樣品進行超聲波脫氣,并用水稀釋10倍,然后使用0.45 μm濾膜進行過濾,從而制備所需的分析樣品, 實驗結果如上圖所示。
實驗結果可見:采用日立Primaide高效液相色譜儀檢測飲料中阿斯巴甜出峰尖銳,分離良好,檢測準確。
日立高效液相色譜儀
標簽:阿斯巴甜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致癌?
- 近日,關于人造甜味劑之一的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話題沖上熱搜,引發公眾廣泛關注。世衛組織7月14日宣布,將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列為“可能致癌物”。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和食品安全息息相關的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
-
- 阿斯巴甜可能致癌?如何測定?
- 近期,“阿斯巴甜致癌”爭議引起廣泛關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近日發布報告,將阿斯巴甜歸為“可能對人類致癌”(2B類致癌物)之列。
-
- 重磅消息!世衛組織已確定:阿斯巴甜可能致癌
- 據世衛組織官網14日消息,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和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今天發布了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結果。
-
- 繼被世衛組織認定可能致癌之后,阿斯巴甜再起風波!
- 繼被世衛組織認定可能致癌之后,阿斯巴甜再起風波!
-
- 阿斯巴甜是否致癌?無糖飲料中的阿斯巴甜到底有多危險?世衛組織:7月14日將回應
- 據路透社6月29日消息,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世界上最常見的人工甜味劑之一將被一個全 球領先的健康機構宣布為可能的致癌物,這將使該機構與食品行業和監管機構形成對立。
-
- 珀金埃爾默提供靠“譜”的檢測方案,應對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風波
- 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與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聯合發布了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結果。
-
- 精準分析甜味劑,CAD檢測器更靠“譜”
- 但經過這次事件,也給全國檢測行業敲響了警鐘。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劑不止阿斯巴甜,任何一種甜味劑的非法或過量添加都將會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
-
- 開學季 | 警惕書籍當中的致癌元素——六價鉻!
- 盛瀚SH-Cr-100六價鉻分析儀是六價鉻檢測專用儀器!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