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5750.1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標》內容解讀
GB/T 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于2023年3月17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以替代實施16年之久的GB/T 5750-2006《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新標準將于2023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本文針對GB/T 5750.12-2023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標》中微生物檢測指標和檢測方法等內容的變化進行解讀。
水質檢測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生存之本。而在水體中,只要條件合適,極易引起微生物生長,進而污染水體本身,對生態環境及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尤其在生活飲用水中,滋生的病原微生物易引發人體腸道功能紊亂,發生嘔吐、腹瀉等病理性疾病,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水質微生物檢測至關重要。
水中微生物檢測最 新法規變化
相較于GB/T 5750.12-2006,GB/T 5750.12-2023中增加了以下檢測指標和檢測方法,以提升對水質的監控。
1
新增兩類微生物檢測指標
腸球菌及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
兩類微生物指標雖在GB/T 5749.12-2006版《生活飲用水衛生檢測標準》中即規定了在飲用水中的參考限值,但并未規定檢測方法。GB/T 5750.12-2023中增加了兩類微生物的檢測指標及檢測方法,進一步加強了國家對生活飲用水水質微生物的控制要求(表1)。
?腸球菌(新增)——增加了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新增)——增加了濾膜法。
2
新增了菌落總數和兩蟲相關檢測方法
GB/T 5750.12-2023對部分微生物指標的檢測方法進行了方法新增,新增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微生物檢測步驟,提升檢測效率(表1)。其中賈第鞭毛蟲和隱孢子蟲(兩蟲)在GB/T 5749-2006版中屬于非常規性指標,而在新規GB/T 5749-2022中則延伸為擴展性指標,可見兩蟲檢測的重要性。
? 菌落總數——增加了酶底物法;? 兩蟲檢測——增加了濾膜濃縮/密度梯度分離熒光抗體法。
表1:GB檢測方法調整對比
注:橙色字體為新增微生物指標及檢測方法
3
微生物定義更明確
菌落總數的定義從原有的“水樣在營養瓊脂上有氧條件下37℃培養48h后,所得1ml水樣所含菌落的總數”,變更為在“一定條件下、經一定時間培養后所得1mL水樣中的微生物菌落個數”,定義更簡略,適用范圍更廣;總大腸菌群的定義在新版國標中未寫明結論,但需要進行證實實驗及革蘭氏染色結果判定,定義更簡潔,但其中富含的信息更多樣;對于耐熱大腸菌群的定義直接明確培養溫度,簡單明了;而兩蟲在最新修訂版中除了常規定義外,還細化了兩蟲外形特征的描述,以便更好地觀察(表2)。
表2:GB部分微生物指標定義差異對比
注:橙色字體為定義差異變化
4
部分檢測方法新增質量控制要求
GB/T 5750.12-2023對于部分檢測方法或方法涉及的培養基要求等增加了質量控制內容。質量控制內容主要包括培養基檢驗及對照試驗要求。
4.1
菌落總數
在新版GB/T 5750.12-2023中,對新增酶底物法主要規范了培養基驗證質量控制環節,具體內容如下表3。
表3:菌落總數酶底物法培養基質量控制
4.2
兩蟲測試
兩蟲測試中的免疫磁分離熒光法質量控制要求在舊版和新版國標中類似,僅驗證測試的周期及陰性對照使用的水質存在差異,而新增的濾膜濃縮/密度梯度分離熒光抗體法質量控制過程與免疫磁分離熒光法具有較大區別,具體差異如表4。
表4:兩蟲在新舊國標及方法上質量控制差異
4.3
腸球菌及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檢測
在GB/T 5750.12-2023中,腸球菌屬于新增檢測指標,其包含多管發酵法和濾膜法兩種檢測方法;與腸球菌相同,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同為新增檢測指標。兩種新增指標所涉及質量控制環節內容均包括培養基檢驗及對照試驗,具體內容見表5。
表5:腸球菌及產氣莢膜梭狀芽胞桿菌
泰林水質檢測相關解決方案
泰林生物針對GB新法,推出了即時、簡便的檢測試劑及設備。
1
菌落總數檢測—酶底物法
針對菌落總數,泰林推出了酶底物法菌落總數檢測系統:包括酶底物法菌落總數檢測組件ETCP-100和ETCP-25兩種。其檢測結果可配套酶底物法微生物自動計數儀或三用紫外觀察箱進行計數。
圖1:菌落總數檢測組件
主要優勢有:
? 操作簡單快速;手工操作少于1分鐘,無需準備瓊脂平板,有效降低了操作過程中的污染風險;
? 檢測范圍大;可檢測1-738MPN/mL,比平板計數法范圍大;
? 復合酶底物覆蓋廣;所有可培養微生物均顯熒光;
? 數據準確;與傾注平板法比較無差異,相關系數(r)達到0.97;同時克服平板計數時,由于部分菌落生長過快,計數不準確的缺點;
? 檢測更高效;質控(QC)過程簡單,有效提升生產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同時48小時顯示結果,72小時內觀察結果仍然有效,減少人員加班。
2
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檢測—酶底物法
針對大腸菌群檢測,泰林推出了酶底物法大腸菌群檢測試劑CDR-100,其檢測過程與結果可與程控定量封口機、定量盤、酶底物法微生物自動計數儀共同使用。
圖2:酶底物法水中微生物檢測系統
主要優勢有:
? 操作簡便快速;降低環境或人員操作要求,最快2min完成操作;
? 檢測時間短;24小時即可完成定性定量分析,無需驗證試驗;
? 結果判讀直觀;通過黃色孔和熒光孔顏色變化判定結果;
? 封口機性能穩定;可調整封口溫度,連續檢測樣品,不會出現漏孔、串孔、破孔、漏液情況;
? 結果計數方便快速;全程自動化操作,Al算法自動追蹤陽性孔,10秒內出具結果。
3
質控菌株
泰林提供可定量的質控菌株,不同濃度規格可選,用于培養基質控驗證,酶底物法檢測試劑及檢測方法的有效性、準確性驗證。
-大腸菌群檢測試劑質控菌株:大腸埃希菌、克雷伯氏菌、產氣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糞腸球菌、金 黃 色葡 萄 球 菌;
-腸球菌檢測質控菌株:大腸埃希菌、糞腸球菌;
-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檢測質控菌株: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生孢梭菌。
圖3:質控菌株系列
4
微生物檢測系統—濾膜法
泰林推出微生物檢驗儀、微生物檢驗過濾支架、檢測濾杯、微孔濾膜、自動菌落計數器等一系列設備耗材。該系統基于薄膜過濾法,供試品過濾后可能存在的微生物被濾膜截留,貼膜進行培養,以檢驗供試品含菌量。
圖4:膜過濾法微生物檢測系統
更簡單、更高效、更便捷的
水質檢測解決方法
水資源的衛生狀況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即時、便捷、專業性要求弱的酶底物檢測方法則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操作步驟,進而實現水體衛生的快速評價。
表6:水中大腸菌群檢測方法對比
此外,兩蟲也是水資源污染的重要病原微生物,近30年來,世界范圍內發生了數百次以水為傳播媒介由“兩蟲”引起的疾病爆發;在我國,也有多省區的畜牧業牲畜被“兩蟲”感染,接近一半的水源地存在“兩蟲”潛在威脅。
圖5:微生物安全與健康網資訊
濾膜濃縮/密度梯度分離在操作上較免疫磁分離熒光抗體法收集更快捷,回收率更高,通過智能識別算法自動進行兩蟲識別計數,可大幅降低檢測時間和檢測成本,讓兩蟲的檢測更經濟、便捷。
圖6:兩蟲檢測操作流程
泰林始終緊跟國家發展戰略,聚焦行業應用痛點,持續加強研發和技術創新,致力于為廣大客戶提供更簡便、更高效的微生物全流程解決方案。
關于我們
浙江泰林生命科學有限公司,是泰林生物(股票代碼:300813)旗下的全資子公司。公司系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建有省級企業高新技術研發中心。
公司致力于為生物制藥、食品、醫療、水務等領域提供微生物檢測系列產品,包括無菌檢查、微生物檢測相關儀器和耗材,以及高性能分離膜、免疫層析(NC膜)等。產品服務全國食品、藥品檢測機構、制藥企業、IVD生產企業、醫療機構等。
依托成熟的技術研發與市場營銷體系和完善的服務體系,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斷向專業化、規模化、國際化方向邁進。
標簽: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GB/T 5750.12-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標》內容解讀
- GB/T 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于2023年3月17日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
-
- 寶德儀器GB/T 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自動化分析儀器解決方案
- 寶德儀器團隊根據GB/T 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檢測項目變更、方法和參數的調整,推出并制作了“GB/T 5750《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自動化分析儀器解決方案“。
-
- GB/T 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新增質譜法 有更高效檢測儀嗎?
- 根據GB/T 5750-2023《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新增的質譜法確實提供了更高效的檢測手段。質譜法是一種高靈敏度、高準確性的分析方法,可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包括生活飲用水的分析和檢測。
-
- 10月實施!《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解讀與應對
- SCIEX對新版《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解讀
-
- 直播預告 | 生活飲用水檢測方法及相關標準解讀
- 生活飲用水檢測方法及相關標準解讀
-
- 《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標準即將正式實施,您準備好了嗎?
- 賽默飛實驗室產品助力客戶輕松應對GB/T 5750-2023
-
- 助力行業迎接新標準,萊伯泰科出席重慶市《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23宣貫會
- 2023 年10月24-27日,重慶市《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5750-2023宣貫會在重慶市順利召開,會議吸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疾控、環監、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三方檢測等行業的專業人士參與,萊伯泰科特受邀出席本次會議。
-
- 【干貨分享】GB/T 261-2021 新標準解讀
- 閃點的測定賓斯基-馬丁閉口杯法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