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新政力推新污染物源頭防控 科學儀器產業或迎千億級市場擴容
導語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對石化、涂料、醫藥等六大行業實施新污染物全生命周期管控,嚴格禁止涉禁限類新污染物的項目準入。這一政策被視為落實《新污染物治理行動方案》的關鍵舉措,標志著我國新污染物治理從“末端治理”向“源頭防控”的深度轉型。在此背景下,科學儀器行業作為污染防控的“技術底座”,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一、政策強驅動:高精度檢測技術成剛性需求
《意見》要求,重點行業建設項目需對14類重點管控新污染物(如全氟化合物、抗生素等)開展環境質量現狀監測與影響預測,并納入排污許可證管理。這直接催生了對高靈敏度檢測儀器的迫切需求:
1. 痕量檢測技術突破:新污染物普遍具有“低濃度、高毒性”特征,傳統設備難以滿足ppb級檢測要求。政策推動下,高分辨率質譜儀(HRMS)、微流控芯片檢測系統等設備需求激增。例如,某國產企業研發的量子點熒光傳感器,將抗生素檢測靈敏度提升至0.1ppb,已批量應用于制藥企業排污口監測。
2. 在線監測裝備普及:生態環境部要求重點排污單位實時監控新污染物排放,推動VOCs在線監測系統、水質多參數分析儀等設備安裝率提升至90%以上。蘇州某企業開發的AI驅動光譜分析儀,可同時識別30種微塑料成分,單臺設備年訂單量同比增長300%。
二、國產替代提速:政策傾斜撬動產業鏈升級
根據《意見》,地方生態環境部門需將新污染物管控要求納入排污許可核發標準,并強化執法監管。這一要求倒逼國產儀器廠商加速技術攻關:
1. 核心部件突破:針對長期依賴進口的離子源、光學傳感器等“卡脖子”環節,政策通過“首臺套補貼”“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等機制激勵企業創新。例如,聚光科技自主研發的激光 氣體分析模塊,成本較進口產品降低40%,已占據國內鋼鐵行業70%市場份額。
2. 標準體系完善:生態環境部同步推進監測方法標準制定,2024年已發布《新污染物監測技術導則》等12項行業標準,推動檢測設備接口統一化。某國產質譜儀企業憑借符合新標的數據兼容性,中標多個省級生態環境監測站項目。
三、千億市場擴容:設備更新與新興場景雙線爆發
國務院《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明確,2027年前將完成環保監測設備全面升級,預計釋放超1200億元市場空間。行業呈現兩大增長極:
1. 傳統設備更新潮:重點行業監測站點需在2025年底前完成智能化改造,帶動便攜式重金屬檢測儀、生物毒性快速檢測儀等設備采購量激增。以水質監測為例,2024年國產設備采購占比已從35%提升至58%。
2. 新興領域增量:新能源、生物降解材料等產業催生新需求。例如,某企業開發的溫室氣體在線監測系統,可同步分析CO?、甲烷等20種氣體,已應用于光伏電站碳足跡核算,2024年訂單量突破5億元。
四、行業展望:智能化與全鏈條服務成競爭關鍵
生態環境部提出,2025年將建成“1+7”國 家 級新污染物治理技術中心,推動監測數據與AI、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未來三年,具備智能診斷、云端數據管理功能的設備將成為主流。例如,某企業推出的物聯網環境監測終端,通過機器學習預測污染擴散路徑,已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化工園區試點應用。
新污染物治理政策的密集出臺,不僅為科學儀器行業劃定技術升級“硬指標”,更通過設備更新、國產替代等政策紅利重塑市場格局。隨著2025年生態環境監測站點智能化改造全面啟動,兼具技術壁壘與政策適配能力的國產企業,有望在千億級市場中占據主導地位。
標簽:污染源頭防控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生態環境部強化新污染物環評管理 檢測儀器產業迎發展新機遇
- 重點行業與污染物清單:明確石化等六大行業需重點關注《重點管控新污染物清單(2023年版)》列出的14類物質(如全氟化合物、抗生素等),以及《斯德哥爾摩公約》。
-
- 生態部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態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
- 深入實施“三線一單”。提升清潔生產和污染防治水平。將碳排放影響評價納入環境影響評價體系。
-
- 生態環境部開展新化學物質環境登記 防控新型污染物儀器行業如何抓住重點?
- 從2021年至2024年,生態環境部已識別評估了566種具有較大環境和健康風險的新化學物質,并提出了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這一舉措表明政府對于源頭防控新型污染物環境風險的高度重視。
-
- 大昌華嘉科學儀器部關于疫情防控公告
- 鑒于目前上海疫情趨嚴,為配合上海市防疫部門封控工作,大昌華嘉上海辦運行調整安排如下:
-
- 北京千億投資基金正式啟動 儀器儀表行業或迎巨大發展
- ,這次千億基金的啟動,將極大地推動儀器儀表行業的技術創新。據了解,該基金將重點投資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市場前景廣闊、技術領先的儀器儀表企業,這將有助于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
-
- 生態環境部發布污染物自動監控數據傳輸系統征求意見稿 通信傳輸儀器又迎爆發?
-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
-
- 生態環境部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出臺 防為主防治結合
- “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科學管理體系,選擇典型區域先行先試,按照“分區管理、分類防控”工作思路,從“強基礎、建體系、控風險、保安全”四方面,加快監管基礎能力建設。
-
- 從源頭把控,獸藥殘留檢測儀不可或缺
- 從源頭把控食品安全,確保畜禽產品中的獸藥殘留不超標,是保障公眾健康的重要環節。在這一過程中,萊恩德膠體金定性獸藥殘留檢測儀以其精準、高效、便捷的檢測能力,成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一、源頭把控的重要性源頭把控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關鍵環節。在畜禽養殖過程中,獸藥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但過量或不當使用
-
- 新污染物治理有望納入生態環境法典,相關儀器發展迎來新契機
- ,生態環境法典的編纂將推動高靈敏、高精度監測儀器的需求提升。面對新污染物的挑戰,傳統檢測方法已顯不足,而生態環境法典的實施將促使監測技術升級,以滿足更為嚴格的標準。
-
- 深圳發布全鏈條新政 打造醫藥與醫療器械產業新高地
- 深圳醫藥產業產值已突破550億元,位居全國前列。根據《深圳市培育發展生物醫藥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到2025年,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增加值目標為400億元,營業收入突破1000億元。
-
- 國產儀器出新政 儀器計量校準迎發展新機遇?
- 我國儀器儀表計量校準的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已從起步階段逐步發展成為頭部的行業。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推動,儀器儀表和測量校準在推動質量控制、產品安全和技術進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 貴州省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及新污染物檢測技術交流會圓滿落幕
- 近日貴州省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及新污染物檢測技術交流會在涼爽的貴陽圓滿落幕。
-
- 科學儀器市場發展后市展望:市場需求變化或帶來新增長機遇
- 政府支持政策和市場需求回暖將為行業帶來新的增長機遇。例如,國產替代政策和大規模設備更新計劃將進一步推動科學儀器行業的發展。
-
- 江蘇生態環境廳發布《太湖流域果園面源污染綜合防控技術規范》
- 本標準規定了太湖流域果園面源污染綜合防控技術的術語和定義、防控原則、綜合防控技術等。
-
- 2025年水處理市場新一輪擴容,我為你找來了這些“專家”
- 4月21-23日,第26屆中國環博會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