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環境學院鄭國貿團隊在室內新污染物篩查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鄭國貿團隊在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上發題為“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Screening of 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s) in Dust from Homes and Various Microenvironments in South China”的研究論文,并被選為當期 Supplementary Cover。該研究基于高分辨質譜技術,結合靶向和疑似靶向的方法,對家庭和多種不同公共場所的室內環境中的季銨鹽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s)進行了全面篩查,定量了該類物質在疫情期間室內環境中的濃度水平,并且比較了其組成特征,為了解這一新污染物在室內不同微環境的污染情況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季銨鹽化合物(QACs)是一類陽離子型化合物,作為活性成分被廣泛應用于抗 菌劑、表面活性劑、防腐劑、抗靜電劑、織物柔軟劑和分散劑中。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以季銨鹽化合物作為主要成分的抗 菌劑被大量用于環境(尤其是室內環境)中的病毒消殺,造成了這一類物質在室內環境的嚴重污染。
圖 1. 室內環境中新型季銨鹽化合物(QACs)的篩查策略、色譜和高分辨質譜圖。
在先前的報道中,全 球范圍內針對這類物質在室內環境的研究僅限于北美和歐洲,而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仍然十分缺乏。此外,以往的研究僅限于家庭室內環境,并且監測的季銨鹽化合物種類有限。在該研究中,研究團隊基于 PubChem, EPA N List 等數據庫中可疑的季銨鹽化合物,構建了高分辨質譜 Personal Compound Database and Library (PCDL) 數據庫(圖 1)。隨后,采用迭代數據依賴的采集模式(Iterative DDA),對超過 200 種季銨鹽化合物在多種不同的室內環境中進行了全面篩查,包括醫院、火車站、商場、電影院、酒店、辦公室以及家庭,并成功鑒定出 46 種季銨鹽化合物,其中 15 種為S次在環境中報道。
研究結果顯示,在不同的室內環境中,電影院的室內環境中季銨鹽化合物的污染情況Z為嚴重,中位數濃度達到 65.9 μg/g, 其次是家庭(58.3 μg/g)、辦公室(44.2 μg/g)、商場(34.2 μg/g)、醫院(34.1 μg/g)、火車站(28.4 μg/g)和酒店(23.7 μg/g)(圖 2)。
圖 2. 不同室內環境灰塵中 QACs 濃度水平和差異比較 。
此外,研究團隊還對比了不同室內環境中季銨鹽化合物的組成特征(圖 3),發現在所有室內環境中,季銨鹽化合物的組分相差不大。對于傳統的季銨鹽化合物而言,均以 BAC 類季銨鹽化合物為主,這一現象在家庭的室內環境中尤為明顯;而對于新型的季銨鹽化合物而言,在不同的室內環境中均以 DADMAC 類物質為主,且在不同室內環境中沒有明顯差異。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團隊在辦公室的室內環境中發現了較高比例的新型季銨鹽化合物,表明辦公室室內環境有其他的季銨鹽化合物的污染來源。
圖 3. 不同室內環境灰塵中 QACs 組分特征和差異比較。
此外,研究團隊在含有紡織品(如地毯和窗簾)的室內環境中檢測到了較高濃度的季銨鹽化合物 (65.6 μg/g),顯著高于不含紡織品的室內環境中的季銨鹽化合物濃度水平 (32.6 μg/g),這表明紡織品的使用可能是室內季銨鹽污染的另一個不可忽視的來源,未來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證實。
該研究論文的第 一作者為科研助理程瑤(現為暨南大學在讀博士),目前已在 ES&T 上以第 一作者發表論文 2 篇。課題組成員劉成琳、呂中、梁宇戈、謝懿春、萬盛、冷馨蕊以及胡敏均做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王琛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作者,鄭國貿副教授為論文的通訊作者,南科大是論文的第 一單位。該研究成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206071)和深圳市城市環境健康風險精 準測量與預警技術重 點實驗室(ZDSYS20220606100604008)的聯合資助。
在研究過程中,季銨鹽化合物全面篩查及定量分析在本研究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而本研究的數據采集采用的是安捷倫 1290 超高效液相 - 6546 四極桿串聯飛行時間高分辨質譜系統 (Q-TOF) 聯用,并基于安捷倫高分辨質譜 PCDL 數據庫的強大功能進行靶向和疑似靶向數據分析,采用 MassHunter 等數據處理軟件對不同室內環境中的季銨鹽化合物進行深入的定量分析,為本次研究提供了可靠的數據支持。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4月20日在線研討會 | 新污染物篩查與毒理
- 新污染物的篩查與防控、新型全氟化合物的生物富集轉化與毒性效應機制、賽默飛環境新污染篩查和檢測方案介紹、我國典型新污染物的研究進展
-
- 磨礪以須 倍道而進|新污染物高分辨液質篩查方案就現在!
- 近年來,環境污染事件屢次發生,新污染物這一概念進入大家的視線,引起大家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科研單位以及政府機關開始關注環境中新污染物的監測和篩查:
-
- “靶向監測”和“非靶向篩查”雙管齊下,譜寫新污染物治理新篇章
- 技術優勢:高靈敏度、高分辨率、高穩定性
-
- 需要土壤污染物現場篩查的解決方案嗎?
- 產品經理Christelle Petiot分享了利用手持式XRF分析儀進行土壤分析的好處、限制和技巧
-
- 質護未來丨新污染物篩查、識別與健康效應技術研討會
- 質護未來丨新污染物篩查、識別與健康效應技術研討會
-
- 大咖面對面丨細胞代謝組學新法 助力新污染物篩查和風險評估
- Orbitrap和TSQ質譜技術助力新污染物研究
-
- 大咖面對面丨細胞代謝組學新法 助力新污染物篩查和風險評估
- Orbitrap和TSQ質譜技術助力新污染物研究
-
- 以科技改善環境健康丨快、準、穩-SCIEX微體積進樣新污染物篩查液質方案
- 以科技改善環境健康丨快、準、穩-SCIEX微體積進樣新污染物篩查液質方案
-
- 我國在全相干自由電子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 相干輻射是指互為同相的輻射。相干輻射,就像在激光束中發現的那樣,會互相干涉,產生出干涉圖形,用以探測運動或位置中的偏差.這對于干涉儀和引力波探測器有用。
-
- 我國在雙金屬納米催化劑的尺寸效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首次揭示核殼型雙金屬納米催化存在共軛雙量子尺寸效應。
-
- 我國在利用“低溫等離子體技術”治理有機污染物方面取得新思路
- 本項研究進一步拓寬了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環境污染物去除領域的應用發展。
-
- 環境科研 | 聚焦環境新污染物前沿
- 從多方面探討新污染物究竟從何而來?新污染物究竟有什么風險?新污染物究竟如何監測?新污染物治理該如何入手?帶您走進環境新污染物研究最前沿!
-
- 環境科研 | 聚焦環境新污染物前沿
- 新污染物主要有五大類,包括氟代和溴代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環境內分泌干擾物、藥物和個人護理品、微塑料和納米材料等。
-
- Pinnacle | 小動物一站式癲癇監測分析系統,助力抗癲癇藥物高通量篩查模型取得新成果
- 美國Pinnacle EEG/EMG采集系統共有有線式和無線式兩套方案,分別適合于大小鼠不同類型的癲癇實驗模型,根據動物癲癇發作的類型,又有純腦電型和腦電肌電搭配型兩種不同的配置,為用戶提供了多種實驗方案和配置選擇...
-
- 科研進展:趙永生課題組在自旋極化激光方面取得新進展
- 基于自旋選擇性的光學躍遷過程,自旋極化激光可以將電子自旋角動量直接轉化為相干光子的圓偏振態,在3D顯示、量子技術等新興領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