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透射電鏡的應用
原位透射電鏡得到巨大的發展,為材料科學家、化學家提供了一種原子尺度下,原位觀察材料化學反應和轉變的新方法。隨著原位透射電鏡的發展,科學家也可利用其進一步理解納米材料化學反應的機理。
原位透射電鏡的作用
對比其他原位表征手段,原位透射電鏡具有高的分辨率,可與其他技術聯用等優勢,引起研究者們的廣泛關注。原位透射電鏡在材料合成,化學催化,生命科學和能源材料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可以通過在原子尺度下實時觀察和控制氣相反應和液相反應的進行,從而研究反應的本質機理。
氣相和液相化學反應在材料科學和工程中涉及到各種領域的研究,如材料傳感器、能源的存儲與轉化、化學催化等。環境透射電鏡(ETEM)因其超高的空間分辨率為原位觀察氣相、液相化學反應提供了一種重要的方法。研究者們利用原位透射電鏡(in situ TEM)進一步理解化學反應的機理和納米材料的轉變過程,以期望從化學反應的本質理解、調控和設計材料的合成。通過外部引入光、電、熱信號,從而實現原位觀察氣相、液相反應的材料行為和反應機理。通過與其他技術的聯用,如光譜、氣相色譜、GX液相色譜等,實現化學反應動態、定量定性的原位觀測。目前,原位電子顯微技術已在材料合成、化學催化、能源應用和生命科學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原位透射電鏡在氣相反應的應用
氣相反應因其在多領域的應用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很多化學反應是在催化劑輔助下,氣相條件下發生的。對于納米材料和生物分子,原位透射電鏡觀察可以得到更多重要的信息。因此,原子尺度下原位研究氣相反應,特別是氣固界面的反應,可以幫助研究者們進一步理解材料的合成,性能及用途。
1、原位觀察氣固液生長納米線
在氣固液反應過程中,氣相擴散提供前體物質,形成液體共熔體,再生長成納米晶種,Z后生長成納米線。而金屬氧化物的納米線生長機理有別于此。CuO納米線的生長通過末端層層生長形成。
2、奧斯瓦爾德熟化
顆粒基納米材料具有很高的活性,隨著反應的進行,由于燒結熟化過程中表面活性能的巨大損失,顆粒逐漸消失。其就表現出大的顆粒越來越大,小的顆粒越來越小,Z后消失的現象。
3、氣相CO氧化
金屬及其氧化物被廣泛用于CO的催化氧化反應。在氧化過程中,在納米顆粒表面主要發生如下現象:由于氧氣擴散進入材料中,在次外層形成氧化層;由于催化劑優先吸附CO分子,熱力學驅動納米材料表面重組。催化劑表面的反應氣體會改變催化劑表面對氣體的吸附,進一步改變其表面能,從而使納米顆粒發生表面重組。
4、光催化降解水
研究者們通過透鏡或光纖在原位透射電鏡中引入光學信號,從而實現原位觀察納米材料在光催化過程中的變化。TiO2光催化降解水的過程中,暴露在外面的晶面會從有序狀態逐漸變為無序的。通過XPS的分析,在TiO2無定形表面層監測到Ti3+組分,表明TiO2光催化降解水的過程中,涉及到TiO2的氧化還原過程。
原位透射電鏡在液相反應的應用
原位透射電鏡可以在納米尺度下觀察液體中的化學反應,得到了巨大發展。原位透射電鏡已經在材料合成、生命科學和能源材料領域得到了運用。
1、高能電子束對液相原位透射電鏡的影響
原位透射電鏡在觀察液相反應時,高能電子束的散射作用比氣相反應中更明顯,研究者們為減少其散射,提高分辨率做了大量工作。此外,電子束穿過液體池時,還有可能也液相分子相互作用,產生各種各樣的副產物。以水為例,其可能產生H2、H2O2、H3O+和 HO2-,從而發生人們所不想要的化學反應。
2、原位透射電鏡在材料合成領域的應用
研究者們利用原位透射電鏡觀察到了多種納米材料形成的過程:①在納米材料的生長成核過程中,有直接從晶核生長形成的,也有先形成晶簇,通過晶簇間的相互作用形成的;②納米粒子相互連接,進一步形成納米材料;③形成納米線或納米棒時,發生的是定向聯結的過程;④形成納米核殼結構時,可能發生的是層層生長,孤立生長或者層與特定層間的相互作用;⑤形成納米立方體時,會發生比較明顯的晶面選擇性生長;⑥納米材料與特定離子的作用會發生選擇性刻蝕。
3、原位透射電鏡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應用
研究者們通過重金屬納米顆粒標記生物樣品,如蛋白、細胞等,利用原位透射電鏡觀察其在液體中的行為,而且也可以用半導體納米粒子代替重金屬顆粒,如量子點。通過類似的方法,研究者還原位觀察到液體相中蛋白質為模版生成氧化鐵的成核過程。
4、原位透射電鏡在能源材料領域的應用
在發展儲能材料中,觀察化學反應的細節對于優化和設計材料的合成是至關重要的。研究者們可以利用原位透射電鏡觀察鋰離子電池的穩定性,在通電過程中,觀察到了電極材料的局部缺陷。對于燃料電池,研究者們利用原位透射電鏡觀察燃料電池運行過程中,催化劑的變化過程,提出了三類的降解機理:①碳腐蝕;②團聚;③鉑的溶解與再生長。
全部評論(0條)
推薦閱讀
-
- 原位透射電鏡的應用
- 原位透射電鏡得到巨大的發展,為材料科學家、化學家提供了一種原子尺度下,原位觀察材料化學反應和轉變的新方法。隨著原位透射電鏡的發展,科學家也可利用其進一步理解納米材料化學反應的機理。
-
- 透射電鏡的應用
- 透射電鏡是用于觀察組織細胞超微結構的大型精密電子儀器,已廣泛應用于醫學、生物學等各個研究領域,成為研究細胞生物學、組織學、病理學、解剖學以及臨床病理診斷的重要工具之一。
-
- 透射電鏡的分類|應用
- 透射電鏡,全稱透射電子顯微鏡,是用于觀察組織細胞超微結構的大型精密電子儀器,已廣泛應用于醫學、生物學等各個研究領域,成為研究細胞生物學、組織學、病理學、解剖學以及臨床病理診斷的重要工具之一。
-
- 原位紅外光譜儀改造
- 無論是在化學分析、環境監測,還是在材料研究中,原位紅外光譜儀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傳統的原位紅外光譜儀在性能和適應性上逐漸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因此,通過對原位紅外光譜儀進行改造,以提升其精度、穩定性和適應性,已經成為科研和工業界的一項重要任務。本文將探討原位紅外光譜儀改造的必要性、常見改造方法及其帶來的效益。
-
- 球差校正透射電鏡的應用
- 球差校正透射電鏡(AC-TEM)隨著納米材料的興起而進入普通研究者的視野。超高的分辨率配合諸多的分析組件使球差校正透射電鏡成為深入研究納米世界不可或缺的利器。
-
- 低溫透射電鏡的特點及應用
- 低溫透射電鏡技術是在低溫下將液相樣品中的水或其它溶劑快速冷凍固定后,在低溫環境下使用透射電鏡進行觀察的技術。低溫透射電鏡實驗要求樣品在制樣、傳輸和觀察整個過程中都保持在低溫狀態。
-
- 透射電鏡應用:揭示微觀世界的細節
- 透射電鏡作為一種高精度的科研儀器,廣泛應用于材料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等領域。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使其成為科研工作者進行微觀結構分析的重要工具。
-
- 透射電鏡教程:深入了解透射電鏡的工作原理與應用
- 透射電鏡作為一種高精度的科研儀器,廣泛應用于材料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等領域。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使其成為科研工作者進行微觀結構分析的重要工具。
-
- 透射電鏡參數:理解與應用
- 透射電鏡作為一種高精度的科研儀器,廣泛應用于材料學、生命科學、納米技術等領域。其高分辨率的成像能力使其成為科研工作者進行微觀結構分析的重要工具。
-
- 透射電鏡的性能指標
- 透射電鏡,全稱透射電子顯微鏡,是用于觀察組織細胞超微結構的大型精密電子儀器,已廣泛應用于醫學、生物學等各個研究領域,主要性能指標有分辨率,放大倍數,加速電壓等。
-
- 透射電鏡的常見問題
- 透射電鏡是貴重的精密設備,正確的使用與維護才能使其發揮出應有的性能。總之,要想拍出高質量的透射電鏡照片,制樣是基礎。同時,透射電鏡的狀態也很關鍵。最后,技術人員的操作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
-
- 透射電鏡的用途
- 透射電鏡全稱透射電子顯微鏡,是用于觀察組織細胞超微結構的大型精密電子儀器。透射電鏡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材料學、考古學、生物學、組織學、病毒學、病理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研究領域中。
-
- 透射電鏡的發展
- 透射電鏡(TEM)是把經加速和聚集的電子束投射到非常薄的樣品上,電子與樣品中的原子碰撞而改變方向,從而產生立體角散射。
-
- 透射電鏡的電子衍射
- 透射電鏡的電子衍射是透射電鏡的一個重要應用,而透射電鏡廣泛應用于斷裂失效分析、產品缺陷原因分析、鍍層結構和厚度分析、涂料層次與厚度分析、材料表面磨損和腐蝕分析、耐火材料的結構與蝕損分析中。
-
- 土壤原位ph計原理
- 在農業和園藝中,了解土壤的pH值對于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及提高作物產量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土壤pH檢測方法大多需要將土壤樣本取出并送往實驗室分析,而土壤原位pH計則可以在不破壞土壤結構的情況下,實時測量土壤的pH值。本文將介紹土壤原位pH計的工作原理、應用場景以及其在現代農業中的重要作用。
-
- 土壤原位ph計參數
- 因此,土壤原位pH計作為一種測量工具,成為了農業、環境監測以及科研領域的關鍵儀器。本文將探討土壤原位pH計的主要參數及其應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這一設備在土壤分析中的作用及其技術優勢。
-
- 冷凍蝕刻透射電鏡的特點及應用
- 冷凍蝕刻技術是從50年代開始發展起來的一種將斷裂和復型相結合的制備透射電鏡樣品技術,亦稱冷凍斷裂或冷凍復型,用于細胞生物學等領域的顯微結構研究。
-
- 透射電鏡樣品桿的分類及應用
- 透射電鏡每做好一個樣品,首先要安置在樣品時候不會損害透射電鏡的光學性質或者讓氣體桿上,然后插入透射電鏡樣品臺才能進行抽真進入透射電鏡的真空區域。
-
- 透射電鏡基本原理
- 透射電鏡是利用高能電子束充當照明光源而進行放大成像的大型顯微分析設備,透射電鏡是一種具有高分辨率、高放大倍數的電子光學儀器,被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等研究領域。
-
- 透射電鏡展望
- 透射電鏡分辨率高,是當今材料研究表征工具之一。因其能夠同時獲得樣品形貌、化學成分、晶體學和微觀結構等全方位信息,使其在材料研究領域的地位越來越穩固。
①本文由儀器網入駐的作者或注冊的會員撰寫并發布,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儀器網立場。若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立即通知作者,并馬上刪除。
②凡本網注明"來源:儀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器網,轉載時須經本網同意,并請注明儀器網(www.ghhbs.com.cn)。
③本網轉載并注明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④若本站內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告訴,我們馬上修改或刪除。郵箱:hezou_yiqi
參與評論
登錄后參與評論